当前位置: 首页 > 战史风云 > 古代战争 > 唐灭突厥之战(4个月灭亡东突厥,唐王李世民打下史上最完美战争,汉武帝也难比)

唐灭突厥之战(4个月灭亡东突厥,唐王李世民打下史上最完美战争,汉武帝也难比)

时间:2023-09-17 11:25:01 阅读:

自从电视剧《汉武大帝》播出以后,历史票友们对汉武帝一朝的政治军事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受电视剧《汉武大帝》的影响,汉武帝本人也被历史票友追捧为“给民族带来鼎立千秋自信”的伟大帝王,汉武帝时期北伐匈奴的战争更是成为古代历史爱好者争相研究和探讨的热门话题。

然而,从古代军事学的角度实事求是地评价汉武帝北伐匈奴,后人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虽然我们高度肯定汉武帝北伐匈奴的意义,承认霍去病卫青的优秀军事才能,但如果我们从更加客观的角度来看待中国中原王朝讨伐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我们就会发现:汉军在武帝时期进攻匈奴的战争并不算最完美的经典,和汉武帝北伐匈奴知名度“低调”很多的李世民反击--厥的战争,才算作中原王朝反击北方游牧民族的“经典完美之战”

对于李世民而言,--厥既是国家的耻辱,也是个人的耻辱。唐朝开国伊始,李渊就向突厥称臣。为了在第二次浅水原之战中打败西秦政权,李渊大手一挥,将五原和榆林割让给突厥。榆林割让给突厥后,关中门户洞开,突厥的重骑兵可以肆无忌惮地从陕北南下,威胁首都长安。李世民政变称帝后,突厥的大军就在颉利可汗的带领下来到渭河北边,敌国--厥的使者执失思力还大摇大摆地来到朝堂上,言语挑衅李世民。为了唐帝国的面子,李世民孤身一人带着5个大臣,来到渭河南岸痛斥突厥的行径。虽然唐帝国和--厥签订了渭水之盟,让--厥得以退兵,但对于一生打了无数胜仗,被国人圈粉无数的“职业军人皇帝”李世民而言,--厥使者的挑衅这口恶气,他难以忍受。只要机会成熟,李世民就得让--厥尝尝大唐铁拳的厉害。

公元629年11月,张公瑾向李世民建议,派兵讨伐--厥。李世民抓住机会,让李靖等将领率领10万大军,兵分6路反击--厥汗国。或许李世民自己都想不到,唐军仅用了4个月的时间,就彻底消灭了称霸东亚多年的霸主--厥汗国,唐帝国在东亚的绝对霸主地位,由此战彻底确立,天可汗的声威自此到来。

那么,李世民为何能开创2个月团灭敌国--厥的辉煌胜利呢?

第一,唐朝的骑兵建设“师夷长技以制夷”什么意思呢?唐朝的骑兵建设就学习突厥骑兵。

李渊从公元617年起兵的时候,--厥就是毫无争议的东亚霸主。至于--厥为何能称霸东亚,隋书中已经说得很明确,突厥骑兵“来如激矢,去如绝弦。若欲追蹑,良为难及。”这是突厥轻骑兵的特征记载。根据国外学者的推测,突厥的战马并没有上金属装具,而上的皮革装具。

由于李渊在担任太原留守期间就接触过突厥骑兵,所以从唐朝骑兵建军的那天开始,唐朝骑兵效法的对象就是突厥骑兵。高祖李渊全面而深入的研究突厥骑兵,认为突厥骑兵“突厥所长,惟恃骑射。见利即钱,知难便走,风驰电卷,不恒其阵。”这是李渊归纳的突厥骑兵的特点,为了应对突厥骑兵的特点,李渊民归纳出唐军需要做的内容“今若同其所为,习其所好。彼知无力,自然不来。”唐朝以突厥的战术训练自己的士兵,更在生活方式要求士兵逼真地模仿突厥。比如,唐军训练自己的将士像突厥那样逐水草而居,驰骋射猎,让士兵脱胎换骨。虽然唐朝那时候没有“师夷长技以制夷”这句话,但唐朝在建设骑兵这件事上把“师夷长技以制夷”做到了极致。

在李渊的努力训练下,唐军轻骑兵的实力快速崛起。李世民打赢虎牢关之战的部队就是玄甲军轻骑兵部队。在第一次打击王世充部队的战斗中,李世民以1000玄甲军打败了王世充指挥的骑兵,歼灭敌军6000多人。在迎战窦建德10万援军的战斗中,李世民率领2500名骑兵和1000步兵迎战窦建德的军队。当双方战斗进入胶着状态后,李世民率领1000玄甲军轻骑兵向窦建德的军阵展开总攻,大败窦建德的部队。虎牢关之战的成功运用就证明了一点——唐军对骑兵的建设是圆满成功的。

根据现代学者苏小华的考证,唐朝骑兵战术来自于三个部分:1。突厥化的骑兵骑射战术。2。鲜卑化骑兵的强攻战术。虽然唐朝骑兵为轻骑兵,但由于唐朝皇室有鲜卑血统,唐朝骑兵的战术不可避免地受到鲜卑重骑兵的影响。3。吸收卫青、霍去病的正面冲击战术。

经过李渊和李世民“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建设,以及对汉朝骑兵战术、鲜卑化骑兵战术的全面吸收,唐朝终于打造出东亚地区首屈一指的强大骑兵部队。整体来看,唐朝轻骑兵在战术上以模仿突厥骑兵为主,兼顾吸收其他战术,取百家之长打造的骑兵部队,唐朝海纳百川的胸襟在骑兵建设上也充分的体现了出来。在反击--厥的战斗中,唐军充分发挥轻骑兵的优势,不给颉利可汗任何喘息的机会,打得颉利可汗狼狈逃跑。这种“连续作战”的战术,在李靖率领骑兵进攻定襄和骑兵进攻铁山的战斗中体现得非常明显。

第二,李世民善于抓住机会,找准--厥天灾内乱的时机展开偷袭。根据史料记载,公元627年,--厥汗国境内下大雪,羊马冻死了很多,人吃人的情况时有发生。--厥汗国爆发了大规模的内乱。628年,唐军灭亡了梁师都政权,消除了--厥傀儡势力在河套地区对长安城的严重威胁。629年,唐朝和薛延陀达成联盟,形成反击--厥汗国的南北联盟。

等到--厥汗国内外交困之后,李世民就抓住时机,展开偷袭。--厥汗国的内外交困成为李世民反击--厥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外因。

第三,唐军6路大军完美配合,彻底切断--厥撤退的道路。再有李靖孤军深入的完美一击,唐军反击突厥的--堪称完美。

唐军兵分6路反击突厥,但唐军的6路大军并非全是主攻大军。在这6路大军中,卫孝杰指挥的唐军就负责切断--厥逃向关内的退路,而李道宗指挥的部队在西北方向切断了--厥逃跑的道路。随着--厥逃跑的路线被唐军切断,唐军就把--厥大军拉入了插翅难逃的包围圈中,再加上善于打“闪击战”的李靖孤军深入,对突厥展开5次连续反击,--厥想反败为胜根本不可能,颉利可汗根本没有时间做出充分的应对。

不得不承认,尽管有卫青霍去病等名将让汉武帝打匈奴虽然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但汉军打匈奴的作战以机动进攻战和击溃战偏多,这些战斗不会伤到匈奴军队的根本。即便在汉军进攻匈奴规模最大的漠北大战中,虽然卫青的左路军一度对匈奴单于的部队形成包围,但由于李广部队未及时到位,导致单于死里逃生。

而唐军打--厥的战斗是完美的歼灭战,其对--厥军队形成包围圈,--厥军队想逃跑都没法逃跑。所以,从战术的角度讲,唐军反击--厥的战术要比汉军打匈奴的战术完美很多。光唐军直接插到敌国王庭这一战斗,汉武帝没有做到,后面的北伐蒙古的朱棣也学不来。

本文标签: 汉武帝李世民东突厥
版权声明:

《唐灭突厥之战(4个月灭亡东突厥,唐王李世民打下史上最完美战争,汉武帝也难比)》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zhanshi/55353.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韦恩

    韦恩

    韦恩(1907~1979;Wayne,John),美国电影演员。1907年5月26日生于温特塞特,1979年6月11日卒于洛杉矶。大学时代开始在20世纪福斯公司拍摄的影片中扮演角色。1939年,J.福特选择他主演《关山飞渡》,影片大获成功,韦恩也一举成名。此

  • 琼·克劳馥

    琼·克劳馥

    琼·克劳馥(Joan Crawford ;1908~1977),美国电影女演员。原名露西尔·费伊·利休厄。1908年3月23日生于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1977年5月10日卒于纽约。早年做过女招待、售货员、夜总会歌女。1925年在百老汇一个歌舞团演出,被

  • 彼得·博格丹诺维奇

    彼得·博格丹诺维奇

    彼得·博格丹诺维奇(Peter Bogdanovich ;1939~ ),美国电影导演、剧作家、制片人和评论家。1939年7 月30日生于纽约州金斯顿。曾学戏剧,1959年起在外百老汇导演戏剧。60年代初,开始给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写评介美国老电影导

  • 格利高里·派克

    格利高里·派克

    格利高里·派克(Gregory Peck ;1916~2003),美国电影演员。原名艾尔德里德·格列高里·佩克。1916年4月5日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圣迭戈市附近的拉霍亚小镇。大学期间对舞台表演产生兴趣,并在百老汇舞台上获得成功。1944

  • 英格丽·褒曼

    英格丽·褒曼

    英格丽·褒曼(Ingrid Bergman ;1915~1983),瑞典籍美国电影女演员。1915年8月29日生于斯德哥尔摩,1983年8月29日卒于伦敦。幼年丧失双亲,由亲戚抚养。1933年考入斯德哥尔摩皇家剧院,不及一年便跃身为瑞典影坛新星。先后在《修

  • 费·唐纳薇

    费·唐纳薇

    费·唐纳薇(Faye Dunaway ;1941~ ),美国女电影演员。1941年1月14日生于佛罗里达州的巴斯肯。曾在波士顿大学美术与工艺美术学校学习,1967年因在外百老汇舞台上演出成功而登上了影坛,成为70年代美国银幕上颇受欢迎的演员之一

  • 乔治·史蒂文斯

    乔治·史蒂文斯

    乔治·史蒂文斯(George Stevens ;1904~1975),美国电影导演。1904年12月18日生于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1975年3月8日卒于加州兰开斯特。出生于演员家庭,从小随其父的巡回演出团演出。21岁步入电影界做摄影助理,在30年代初当上了

  • 陈国豪

    陈国豪

    陈国豪,男,1999年8月12日出生于广东揭阳,就读于广东工业大学,中国大学生篮球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