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风云人物 > 李稷勋

李稷勋

(清朝光绪二十四年进士)
最后更新于:2022-12-06 11:01:03

<a href=/renwu/31018.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李稷勋</a>

清字伯粢,一字伯子,号瑶琴,四川秀山人。光绪二十四年(一八九八)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邮传部参议。善诗,工书,近颜真卿。有《甓盦诗录》。

李稷勋生平事迹

勤奋攻读、科举状元

李稷勋,号姚琴,重庆秀山池龙冠人,生于1860年。他虽出生贫寒,但自幼勤奋好学,学习优良。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乡试考试,考堡芝腊中戊子科举人;光绪十六年,任秀山凤鸣书院院长,于当年冬月开始撰写《秀山县志》。历时年余,李稷勋不分酷暑寒冬,亲自到各乡村采访收集素材,于光绪十八年春完成。全志十一篇,二十四卷21万余字,勘称当时秀山之巨著。

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他赴京会试,成绩优良参加殿试,清光绪帝临场监考,38岁的李稷勋不负众望,考中二甲1名(一甲3名为状元、榜眼、探花),即:传胪。1898年农历为戊戌年,因此李稷勋又有一别号:“戊戌传胪”。

思想激进、支持变法

据《秀山县志》载:参加殿试的李稷勋有一段传奇故事。说是李稷勋与清末革新派永姜的六君子中的谭嗣同为好友,因涉变法嫌疑,曾受慈禧太后召见。慈禧问及:“康梁要变法,你以为如何?”李稷勋巧妙答道:“先王之法、未尝不善,有法治,还须有人治……”。在场的同僚为之捏把汗,为李稷勋躲过一劫而暗喜。

造福国人、修建铁路

李稷勋钦点传胪中进士后,曾回秀山办过矿务局。当时查勘清溪、孝溪沟有锑矿,县人集资开采,推举李主其事,发展道埋全户锑矿业。随后李稷勋进京,皇帝钦批在翰林院任庶吉士,授编修。1904年任邮传部左丞参议。

1909年派住湖北宜昌主持修建川汉铁路,成就了一段蜀鄂山道变通途的辉煌事业。

上世纪初叶构想修建湖北至四川的铁路,缘起于新上任的四川总督锡良想把天府之国与外界用铁路贯穿的想法。1903年6月,由直隶正定府去四川赴任的锡良行抵宜昌后,舍舟而陆,藉以查看日后修筑川汉铁路时由鄂入川之路。

次年年初,四川商绅在锡良的支持下,依照商部章程,在成都设立川汉铁路总公司。其预定路线系自汉口经宜昌、重庆达成都,全长约1980公里。

1906年经锡良与湖广总督张之洞会同拟定路工进行办法,宜昌至成都分三段修筑,分别由成都和宜昌开始勘测,并确定先修长江三峡水道旁的宜(昌)夔(府)段。

1908年川督奏请派詹天佑为川汉铁路总工程师。翌年詹天佑到宜昌,勘定宜昌至归州段线路,自宜昌沿长江北岸经小溪塔、雾渡河、大峡口、香溪而至归州,全长约160公里。这段路线山峦起伏、崇山峻岭,工程异常艰巨。遵照商律定名为“商办川省川汉铁路有限公司”,并在成都、宜昌、北京各设一个总理,以三总理名义组成总公司于成都。

1908年6月,驻宜昌的首任总理费道纯在踏勘铁路线时病故于兴山县,王秉恩继任,不久辞职,改由驻北京总理乔树楠暂代。

1909年8月,正值詹天佑在宜勘定线路,制定计划,积极筹备开工事宜时,乔树楠以工程重大辞代宜昌总理,另举邮传部参议李稷勋接充。李稷勋是一位高级知识分子,临危受命,领衔重担,遂来宜就职。

在李稷勋与詹天佑通力合作、精心准备下,1909年12月10日 (宣统元年十月二十八)川汉铁路开工典礼在宜开工典礼,中三人右为李稷勋,左为詹天佑。

昌举行,宜昌至归州段有3万余路工正式开工建设。此后,李稷勋奔波于铁路修筑沿线。宜归段估价1100余万元,分设10个工程段,预计5年完工。到1910年7月,宜昌新码头(又称下铁路坝,即今中心医院至九码头一带)至小溪塔一段长7.5公里开始铺轨,采用标准轨距,到12月该段行车运料。接着,宜昌车站、小溪塔车站、张家口车站先后落成,至大峡口沿线路基、桥礅基垫炒煮本建成。重点工程为小溪塔继续北上姜家湾至黄花场的上风垭隧道修通并通行料车。隧道口镌刻有李稷勋的题字“上风垭山峒”五个大字,上款有“宣统二年整埋汗六月”字样,下款落“秀山李稷勋题”,并有两枚印章刻文“李稷勋印”、“戊戌传胪”。道口建筑及李稷勋题刻至今仍完好无损。站在遗址前,仿佛李稷勋和詹天佑在此指挥筑路的气势恢弘、繁忙场面浮现在眼前,给人以无限遐想。2006年3月,宜昌市人民政府将上风垭隧道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予以公布保护。

正当川汉铁路紧张施工期间,1911年5月9日清政府颁布铁路国有政策,宣布收回商办的粤汉、川汉两铁路为国有,并注销商办。就此引起朝野上下哗然。当月15日,李稷勋致电成都总公司,谓“路归国有,注销商办,政府牺牲信用”,“人民受损甚巨,当拼力拒之”。清政府不顾国人的反对,与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代表签订粤汉、川汉铁路借款合同,出卖路权,遂激起四川和宜昌地区股民的反对。为和解路事,李稷勋于7月赴京与清政府代表盛宣怀进行谈判,未成功,路事矛盾加剧。李稷勋月底回宜后,见争路权无望,继而又争路款,力挽铁路股东损失。

保路运动

1911年,广袤的巴蜀大地上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保路运动。 绅士、商人、官吏以及民众等社会各阶层激烈反对政府出卖路权,由演讲、辩论、发传单到罢课、罢工、罢市,直至发展成遍布全省的武装起义,捆束舟一时间风起云涌、如火如荼。

清政府为了平息四川省的“叛乱”,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先后从湖辨茅故酷北、湖南、广东、陕西等省抽调兵力增援,导致武昌城头空虚,革命党人乘势而起,于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宜昌的革命党人联合驻宜新军,在全国最先响应,于10月18日举行起义。李稷勋目睹了宜昌起义的全过程,称“时距武昌民军起义仅八日也”,“全国义师桴应武昌,以宜昌为最先”。在宜昌起义的第二天,李稷勋登门拜谒了起义首领唐牺支,为支持义军,当面表示将川汉铁路巡缉兵队暨鄂省派护本路之巡防营悉交义军司令部节制管辖,以一军权,支持革命。筑路工人,多来自山东、河南,“大多强武多力”,从中选出800余精壮路工参加义军。这些路工作战勇敢,在攻打荆州清军的战斗中立功。

川汉铁路的修筑就此停顿。李稷勋为安排好4万多筑路工人去向,会同宜昌商务分会多次函电鄂都督请求拨款,款到后分发路工妥善遣送返乡。《秀山县志》载文说,李稷勋竭诚安抚路工,“宜昌人民称颂”,在李稷勋告铁路工人书中有“我有一日命在,决保诸君不死,我有一日饭吃,决保诸君不饥”之语,工人们十分感激。

辛亥革命后民国建立,川汉铁路原股东代表赴京与交通部协商继修川汉铁路事宜,还成立汉粤川铁路宜夔工程局于宜昌,并委李稷勋为局长。实际上恢复筑路仅为纸上谈兵。数年后宜昌筑路工料陆续拆走。1912年6月,李稷勋在一篇上报文章《荆宜施鹤光复记·序》中写道:“今国旗五色,飘扬大地。而吾蜀伤痍满目,元气凋敝。川路仓卒停歇,工材散落,亏蚀尤巨。载览兹篇,追怀往事,苍茫四顾,悲从中来,泫然不知其涕之何从也!”

回归故里英名传

辛亥革命后,李稷勋在宜昌定居,被商界人士推选为宜昌商务分会总理(总会在上海)。宜昌商务分会后改为宜昌商会,他仍任会长,为民国初年宜昌工商业的发展和壮大操心劳碌,作出了出色贡献。李稷勋热心于公益事业,与旅宜蜀商杜成章捐资创立一所培心善堂,从事民间善事活动,延医诊病施药。培心善堂所在的这条街由此得名培心路,至今沿用此路名。他还在城内及西坝等地创办八所姚琴义学,免费收容贫困儿童读书。

《清史稿·列传·文苑》记载:李稷勋“精衡鉴,重实学,颇得知名士”,“博学善古文,尝受诗法于王闿运,而不囿师说”,“著有 《甓盦诗录》四卷”。李稷勋擅书法,为世人称道的李稷勋手迹“上风垭山峒”,至今保留在川汉铁路遗址上。

《秀山县志》载文赞许:“李传胪蜚声国内外,人才辈出,秀山真秀,名不虚传”,为修铁路来到有“屈子经著离骚,名妃村留香艳”胜迹的宜昌,以“东山碑志痛”显赫矗立于山巅。

“东山碑志痛”全称《四川商办川汉铁路宜昌工场志痛碑并序》,李稷勋撰,民国四年(1915年)勒石,立于东山寺西禅室墙外“铁因盦”内。“铁因盦”系专为置李稷勋撰文碑石修建的圆亭。此碑有4400多字,由硕石镌成。详述了川汉铁路修建的起因、勘探、修筑及停工的经过,以示志痛。1919年李稷勋去世后,安葬于宜昌东山志痛碑旁,墓碑可俯视川汉铁路宜昌车站旧址——铁路坝。有挽联曰:“铁因盦,撰述犹新,读劫后留碑,堕泪有同羊叔;津亭宴,风流顿息,对镜中遗像,买丝欲绣平原。”宜昌商界人士怀念李稷勋,每逢清明时节,要到他墓前祭奠。

李稷勋文学著作

工书法,近体颜真卿,为四川驰名书家。善诗古文词,不囿于师说,自成一格,步趋唐贤,意致深婉,深得唐人遗风,名士李慈铭极为赞赏。著有《甓诗录》四卷。徐世昌《晚晴诗汇》录有其诗。《清史稿》、《益州书画录》有传。

李稷勋后人

李稷勋育有三子五女。长子李侃,号瑗伯,日本铁道学堂毕业,子承父业,归国后在国民政府交通部任职,抗战胜利后代表我国接收吉长铁路,并调任交通部主事。次子李逊,号仲言,清末秀才,译学馆毕业,亦承父业,曾任交通部秘书,又到教育部及胶澳商埠督办署任秘书,长期从事文笔工作,还曾担当直隶省印花税务局局长一职。三子李欧,号六一 (1918-1991)。据后辈回忆说,是因1918年李稷勋得子,为纪念900多年前在宜昌任夷陵县令的欧阳修,故以欧为名,时宜昌有纪念欧阳修的“六一书院”,故以六一为号。李欧不负众望,刻苦攻读,考上北京清华大学,毕业后留校,成为清华大学应用数学系有名教授。

李欧及家人出生于北京,一直未回秀山老家。李欧之长女李宗逸及家人于1981年定居美国西雅图,她是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员,也是李稷勋嫡系直亲。多年来,祖孙三代发扬光大苗族山寨人勤奋、敦厚、朴实、无华的秉性,为祖国繁荣、社会进步增光添彩。

为了却祖父及父亲多年来要回归家乡的愿望,李宗逸通过越洋电话与秀山县委统战部、县政协李稷勋孙女李宗逸

取得了联系,并把家里珍藏的李稷勋的文史资料,辗转从北京、重庆护送带回秀山,无偿赠送秀山县政协。

据李宗逸女士介绍:有戊戌(1898年)殿试皇帝珠笔的李稷勋笔试试卷,原存于“皇史宬”。上世纪三十年代李稷勋次子李仲言曾任教育部英文秘书,于1934年请求李稷勋戊戌同年时任教育部长的傅增湘,将李稷勋殿试原卷高价购得。傅增湘当年附记写道:“戊戌殿试原卷当日同试于保和殿,余曾亲见其振笔直书”。可谓是弥足珍贵。

李稷勋诗作

赴都

达人无陿虑,志士多烈心。轩车骋高瞩,宁怀空谷音。皇涂遘屯险,天祸杳幽深。四海沸波澜,三光翳若沈。伊川岂无叹,越裳不可吟。回风厉中野,悲响飒神衿。明发念于役,嘉候感鸣禽。寒烟睇春甸,连崿阻岖嵚。振衣奋远步,施罝谢中林。愧乏荆璆美,贞往事在今。

岁晏行赠宋检讨育仁

元郊十月摧芳草,黄埃千里行人槁。沙雁寒惊堠火明,银虬冷报天门晓。天门九闉罗九衢,朱楼连闼黄金铺。明烛高筵玉酥酪,洞房暖火红氍毹。曾冰峨峨白日短,城南宋子今嵇阮。锦裘珂马喧朝贵,独抱兰花惜岁晚。晚岁空山霜雪零,素衣初点六街尘。秋雨荔墙旧书侣,烟花粉署新词臣。吴县尚书今卓荦,日下高名满台阁。孔融曾闻表异才,孙宏今见崇古学。君怀明珠许高价,赋成大礼万人诧。金门未肯损愁心,落木亭皋骋孤驾。我昔横经石室游,秋花漂落稀朋俦。峨眉窈窕问琴阁,龙威怳惚湘绮楼。潇湘三载青波隔,惆怅翻寻上京陌。卧拥红云踏海烟,来看郁郁兴王宅。二月春寒花片片,尹珍宅里初相见。青琐重扃催试题,金盘丰俎申芳荐。人生得失难具论,毛翮摧铩心徒存。尘沙满地愁开眼,朝衫新贵长安门。青槐洒洒铜街雨,坐消白日愁羁旅。单衣皂帽西风寒,对人不敢伤心语。闲来坐我红锦茵,十年同舍论交新。洲上兰蘅忆湘水,壁间丝竹梦江津。江海风高雁声涩,轩辕台上夜吹雪。银钥千门动晓寒,荡子无家空自泣。涕泣悲歌何意气,幽并结客多轻利。弹剑朝为马客吟,脱裘夜醉胡姬市。朝朝夜夜感尘劳,华年轻掷心郁陶。为君凄凉尽此曲,明星晳晳东方高。

赵尧生前辈还蜀过宜昌酒集东山草堂因出示林纾画万松深处卷子索题

三涐之云同一族,千松万松云婘属。中有幽人独往来,占松一丘云一谷。抱云有似鸡孚卵,养松差比牛舐犊。云自去来松偃蹇,霜柯如铁青成幄。人言松心比丹赤,我爱松根不拳曲。百年冰霰闲经过,礧砢合称雪王仆。雪王一龛杳天际,岁寒薜荔三间屋。夜驱苍鼠伴蟫蠹,昼劚茯苓狎麋鹿。偶然蹀蹋玉珂尘,兴来尽发中秘录。金马诙嘲臣朔饥,蛰龙哦句髯翁跼。誓鉏邪蒿保霜节,仗下弹文万口读。戊庚以还天地闭,荆棘刺天泥没足。慈仁孤柯泣风雨,盘山万木菑樵牧。年时萧飒百不欢,酒劳梦绕云山麓。林叟天涯澹荡人,为君拂烟写寒绿。化身千百陶然松,翠鬛霜皮纷在目。几疑四山无杂树。时有冷云相追逐。架岩一屋不知年,力屏万嚣得幽独。江山破碎何遽怱,世事澜翻风转烛。四郊战垒长蓬藿,江淮落叶凉风肃。赁居难求阳羡田,山贼恣伐永嘉木。况值梁益焦兵火,故园已恐无松菊。独携此卷西陵泊,相逢邀看东山竹。展图三叹心骨悲,兹事弃置等覆餗。中夜敲床索新句,检拾篇章媵归舳。明年松根健夏凉,知君饱噉涐眉菽。乞分寻尺青玉虬,种向棋轩却烦溽。

杨忠愍故宅

灵风飘怨雨,踯躅城南隅。燕市空芳草,钤山冷碧芜。霜镫钟梵涩,血疏石华枯。摇落永陵树,年年叫野乌。

长沙赠寄禅上人

西风雁满滩,霜意作新寒。瑶瑟空堂寂,湘皋蕙草残。星辰曾昨夜,镫烛此凭栏。世外寻幽隐,相逢一解颜。

寄公今惠远,一卧虎溪深。黄叶堆诗卷,白云栖道心。香龛松树底,梵语奈花阴。我法忘龙象,翛然蝯鹤吟。

访梁洁盦前辈於岁寒堂别后有作

江干踏黄叶,问讯草堂幽。林樾空凄感,风霜正未休。疏花饶晚色,香茝足离忧。寂寞千秋意,相看对茗瓯。

怊怅十年别,萧条四海心。青山独横涕,白日屡沈阴。旧梦新亭集,清歌汉上襟。缄书劝加饭,风雨又秋深。

丙申南归渡洞庭作

天际婵媛帝子灵,君山云白竹烟青。五更凉雨沈秋雁,一叶西风下洞庭。涕泪尊前孤剑泣,悲歌水上大鱼听。年来苦作伤心梦,愁向湘川夜夜醒。

酒集江亭饯送于侍郎晦若前辈出使德国

鶗鴂惊鸣万瓦霜,六街斜月夜茫茫。金尊移榻临花砌,白袷邀车过苇塘。四海李膺名士长,千金陆贾使臣装。条支西去波无极,梦醒觚棱烟水长。

己酉元日感赋

去年今日早朝班,天际旌旒万国欢。长乐鼓钟沈豹尾,鼎湖弓剑渺龙髯。星明玉仗残镫炧,露浥灵旗故殿寒。独有瀛台新草色,东风犹得几回看。

陪高九舍人楷饮姜孝子祠

两年惜别离亭酒,一棹欢逢出峡船。今日何堪问朝事,古祠重与访岩泉。买园种竹君仍健,荷锸移山我自怜。为语六街诸旧识,短檠寒榻尚依然。

赵芷生提学投诗即行次韵答和

朝事惊心累叹欷,君胡掉首向岩扉。朝辞帝女过巫峡,夜唤湘累下秭归。归后江潭几秋树,山中日月尽春晖。彝陵郭畔怱怱语,目极神州涕满衣。

晚泊青草湖

杨柳参差绿未齐,寒烟乱草上空堤。黄陵庙下多丛竹,一夜哀蝯不住啼。

广化寺红叶歌

青山作表树作里,霜叶满沟不见底。天公有意逞豪华,锦帐横铺四十里。阴者嫩碧阳丹朱,杈枒翡翠交珊瑚。斜阳万点罨霜果,迷离一幅秋光图。春花虽好祇红白,未若秋光备五色。少年文字纵峥嵘,绚烂终需老境得。庸人慕雅兼畏劳,平林游赏矜皮毛。不入深山历艰险,好景岂复能相遭。从来佳景隐荒僻,尤物天公亦爱惜。非关奇险阻游人,不使凡夫浪著屐。城中看山空崔巍,入山愈深山愈佳。始悟人生快意事,都自艰苦之中来。

醉司命

寒空深碧星如沙,轰天爆竹飞银花。黄钱卷风纸马碎,松柏烧烟飏空翠。香醪奠地前致词,请神痛醉神休辞。臣之醉神有深意,恐神奏对多顾忌。灵霄秉笏论人闲,好藉香醪壮胆气。秣刍豆,饲神马。糖堆盘,水盈斝。神之去兮白云随,天风飒飒飘灵旂。沈沈更漏寒宵永,儿童镫下争糖饼。

陶然亭送方雨亭康步崖

绿暗红稀春事阑,江亭携伴强寻欢。壮心未似溪光冷,病骨难禁麦气寒。风景自佳愁里度,山河无恙醉中看。休将小集看容易,别后应思此会难。

送赞臣之山东

暮年伤离别,为无相见期。我非暮年人,胡为心伤悲。所悲方壮年,血气先已衰。形神日憔悴。酬酢多支离。四十已无分,安敢望期颐。纵使幸不死,时局方艰危。前路虽茫茫,结局已可知。生离是死别,难为分手时。

相见恨太晚,相交意却深。匪惟臭味同,独能知我心。我性本乖谬,是古而非今。雌黄腾口说,当之辄难禁。以此忤时贤,罪恶重邱岑。毁谤日纷腾,惟公鉴其忱。引为忘年交,重之若球琳。岂似形无言,公意同坚金。此友岂易得,奈何怅分襟。誓将报知己,皓日实照临。勉励岁寒节,坐待霜雪侵。

大风卷沧海,蛟螭撼神州。我非百岁人,独怀千古忧。妖氛山岳高,世道江河流。人类闪风烛,王室实缀旒。昂首望青天,掩涕思前修。缔造仗轩昊。经营劳孔周。此道亘古今,万物所共由。一旦自我绝,岂非壮士羞。君今适东鲁,驱车迈山丘。路若经孔林,为我少淹留。哭问墓中人,可知今世不。苍穹若有知,此患何时瘳。苍穹若无知,斯民何罪尤。愿徼在天福,速生圣贤俦。起佐我圣皇,布政宣鸿猷。但恐鬼无灵,酣眠不肯休。哀哉人道灭,吾侪其壑沟。

善劝过相规,是谓古交道。临别而赠言,实以期永好。惟公性忠厚,今世如公少。所恨少刚断,见欺於群小。春生而秋杀,天道实皎皎。喜赏怒有刑,王者师大造。愿公懔斯义,佩弦常自矫。凡事贵决断,勿为仁柔挠。君子自当好,好之如珍宝。小人自当恶,恶之如杀草。罚行始知恩,此语非荒渺。雨多伤禾稼,包荒长凶狡。爱莠不忍锄,良田亦难保。时艰贵振作,经营须及早。仁者行严厉,夫何伤急绞。请思故人言,华嵩益分秒。

笛声尽情咽,三叠曲已终。杨花如白雪,飘飘随熏风。分手各无语,热血翻五中。屈指平生交,大半少始终。岂其人凉薄,罪实在我躬。掩涕送公去,伫立心忡忡。疏狂不自悛,此后谁相容。独处人世间,哀哉吾道穷。斜阳忽焉没,流水逝以东。痛哭返蓬户,泪渍襟袖红。

本文标签: 李稷勋

上一篇:薛生白

下一篇:徐邦道

版权声明:

本文关于历史人物《李稷勋》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renwu/31018.html

李稷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