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中国名人 > 商朝名人 > 伯夷

伯夷

()
最后更新于:2022-10-26 10:20:45

人物简介

3000年前,冀东大地唐秦地区正是孤竹国中心辖区。孤竹建国很早,历经了夏商和西周三个朝代。据考古资料表明,孤竹国文化发达,经济繁荣,牲畜饲养和农副产品交易日益繁忙。酿酒、渔猎、煮盐、冶炼以及手工业较为发达。从觚竹本意来看,以书写的文具反映了这个国家已经有比较高的文化。

孤竹国是商王朝在北方的一个宗族国,其国君墨氏。墨氏在文献中或作墨夷氏、目夷氏。据《史书、殷本纪》:“契为子姓,其后分封,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也就是说,孤竹国君为建立商王朝的商部落始祖契的子孙后代。据此,有史家推测,孤竹国能建立于夏代,入商为商代的同姓诸侯国。从契到唐灭夏建立商朝,共传十四代。在这样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商部落的不断扩大,孤竹国作为其宗族国,为商族南下以及最终建立殷商王权,起到了物资和人员输送的战略支撑。 

到了商朝后期,孤竹国出现了夷齐让国、叩马谏伐、耻食周粟、甘饿首阳的美谈。原来,孤竹国君有三个儿子,长子名允字公信,即后来谥号为伯夷。幼子名智字公达,即后来谥号为叔齐。孤竹君生前有意立叔齐为嗣子,继承他的事业。后来孤竹国君薨,按当时社会常礼,长子应该即位。但清廉自守的伯夷却说:“应该尊重父亲生前的遗愿让位与叔齐。”于是他放弃自己继承王位的权利,逃到孤竹国外。大家又推举叔齐作国君。叔齐说:“我若继承王位,既破坏了礼制,又于兄弟不恭。”也逃到孤竹国外,和他的长兄巧遇在赶往西岐的考察途中。国人立中子继承了王位。

两人走到孟津,正赶武王伐受。兄弟二人不畏强暴,上前拉住武王马缰说:你父亲死了不在家守孝,还大动干戈,这能称得上孝道吗?你作为商朝的臣民,前去弑杀自己的君主,这能算得上仁义吗?……武王伐商功成,伯夷叔齐隐居求志,不与武周为伍,谢绝周武王的封赏和高官厚禄。至此,夷齐兄弟”采薇而食“,直至饿死首阳山。

伯夷叔齐的故事千古流传。夷齐爱国守志、清正廉明、仁义礼让、孝感天地的高尚品行,是中华民族和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儿女追求真理、勇担大任、慷慨赴义的精神源泉;是遵守规则、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楷模;是国际友好、世界大同、人类生生不息的永远丰碑和精神家园。

人物生平

夷齐兄弟让国、扣马谏伐、耻食周粟、饿死首阳的义举,被司马迁列入《史记﹒列传》首篇,成为中华民族万世的楷模和廉洁典范,为历代圣贤尊为“圣之清者”,民间更有“夷齐清风”誉满天下。夷齐清风源远流长,原因在于夷齐作为孤竹国的嗣侯,在地位面前,不贪君权,不恋王位,他们的态度是让;在财富面前,他们的态度是廉。不仅如此,还表现为夷齐至周后,不接受周公对他们要“加富二等,就官一列”和周武王愿“让以天下”的承诺。表现出伯夷、叔齐,不恋诸侯,不贪钱财,不受周官的高风亮节。

夷齐清风的传承,涌现出一代代为国家、为理想甘于清贫、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志士仁人,他们生为中华“立德”,死传圣哲大义,绵延出了中华民族的廉洁之风,凸显了华夏文明的本质属性,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品性和思想理念,成就了中华礼仪之邦的大国风范。

夷齐清风对孔子儒家思想的形成有着渊源关系:“仁”,夷齐兄弟让国,孔子赞扬为“求仁得仁”,儒学的核心为“仁”;“义”,让国,“义”字当先,成为儒家坚守的“义”;“礼”,夷齐“耻食周粟”,宁死全仁,孔子的话就是“不降其志,不辱其身”,是儒家提倡的“礼”;“孝”,伯夷以父命为尊,宁可不作君王,也不违背父亲的遗愿,儒学中体现的是“孝”。可见,一以贯之的清廉思想,形成了儒家先期的思想基础,成为东方世界的道德源泉。夷齐清风由此被誉为名副其实的东方德源。

史籍记载

《史记·伯夷列传》:

伯夷为商末孤竹君之长子,姓墨胎氏。初,孤竹君欲以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及父卒,叔齐让位于伯夷。伯夷以有违父命,遂逃之,而叔齐亦不肯立,亦逃之。后来二人听说西伯昌善养老人,

合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正兴兵伐纣,二人叩马而谏,说:“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武王手下欲动武,被姜太公制止,说:“此义人也,扶而去之“。后来武王克商,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集野菜而食之,及饿将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翻译】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要立叔齐为国君,等到父亲死了,叔齐要把君位让给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遗命啊!”于是逃走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逃走了。国人只好拥立孤竹君的次子。这时,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能够很好地赡养老人,就想何不去投奔他呢!可是到了那里,西伯昌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追尊西伯昌为文王,并把他的木制灵牌载在兵车上,向东方进兵去讨伐殷纣。伯夷、叔齐勒住武王的马缰谏诤说:“父亲死了不葬,就发动战争,能说是孝顺吗?作为臣子去杀害君主,能说是仁义吗?”武王身边的随从人员要杀掉他们。太公吕尚说:“这是有节义的人啊。”于是搀扶着他们离去。等到武王平定了商纣的暴乱,天下都归顺了周朝,可是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耻辱的事情,他们坚持仁义,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上,*采摘野菜充饥。到了快要饿死的时候,作了一首歌,那歌辞是:“登上那西山啊,采摘那里的薇菜。以暴臣换暴君啊,竟认识不到那是错误。神农、虞、夏的太平盛世转眼消失了,哪里才是我们的归宿?唉呀,只有死啊,命运是这样的不济!”于是饿死在首阳山。

【赏析】《史记》中《伯夷列传》的意义在于借题发挥,抒发自己胸中块垒。借为伯夷立传之机,对当时好人遭殃,坏人享福的社会,提出了愤怒的质问,对历代用以麻醉慰藉人心的所谓“天道”,也提出了强烈的怀疑,这是富有批判性和战斗性的。同时“奔义”、“让国”这是司马迁所赞美的一种美德,这和汉代建立以来统治集团内部君臣、父子、兄弟之间勾心斗角,攻伐残杀不休形成鲜明的对照。

作者以“考信于六艺,折衷于孔子”的史料处理原则,于大量论赞之中,夹叙了伯夷、叔齐

的简短事迹。他们先是拒绝接受王位,让国出逃;武王伐纣的时候,又以仁义叩马而谏;等到天下宗周之后,又耻食周粟,采薇而食,作歌明志,于是饿死在首阳山上。作者极力颂扬他们积仁洁行、清风高节的崇高品格,抒发了作者的诸多感慨。

司马迁深刻的认识到了命运与道德之间的矛盾与悖论,“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似乎很有道理,然而历史上却总会有这样的例外 。孔门的弟子中,颜回最为好学,而一直过着贫困的生活,最终早丧。而恶人却常常荣华富贵,一生坦途,著名的恶人盗跖,无恶不作,却以寿终。这正生动体现出了这一矛盾。而在“义”与“利”两者不能兼得的时候,有道德修养的人,尤其是有儒家信仰的士大夫们,却常常选择为自己的志向殉道。这是伯夷叔齐的选择,也是孔子以降千千万万士大夫的选择,司马迁本人亦不例外。他为李陵上书求情,惨遭下狱,为了父亲的托付,忍受了腐刑,受尽人们的冷眼嘲笑。而让他选择坚持的,正是自己如同伯夷叔齐一样的理想,而为了自己志向甘于殉道的精神,正是司马迁将《史记》写成最优秀作品必不可少的因素 。

与燕山琴派

古之贤者多善操琴,伯夷就是一位古琴大师,他创作的古琴曲《伯夷操》流传至今。伯夷生前主要生活在燕山南路唐山地区。燕山一带历来多隐逸之士,他们多善弹古琴,伯夷遗韵也因此传之不绝。于是,渐渐的在这一带形成了一个古琴流派,称为燕山琴派。燕山琴派弟子们代代相传,世世相因,琴风所致,云开雾散,天清气朗,为伯夷精神又增添了一大传奇。

世人皆知伯夷贤,谁闻伯夷琴声远。燕山走来王燕喜,一曲“孤竹”天下传。

历史评价

伯夷、叔齐,为历代圣贤和文人墨客敬仰和称颂。姜太公曾评价说:“此义人也!”!

管子曰:“故伯夷、叔齐非于死之日而后有名也,其前行多修矣。”

孔子曰:“古之贤人也”!

孟子曰:“圣之清者也”!……

夷齐忠于祖国、仁义礼让、特立独行、报节守志的大义气节,是中华文化的灵魂;是人类社会的楷模。

文学形象

伯夷颂】(唐朝韩愈)

士之特立独行、适于义而已、不顾人之是非,皆豪杰之士、信道笃而自知明者也。一家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寡矣;至于一国一州非之,力行而不惑者,盖天下一人而已矣;若至于举世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则千百年乃一人而已耳;若伯夷者,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者也。昭乎日月不足为明,崒乎泰山不足为高,巍乎天地不足为容也。

当殷之亡,周之兴,微子贤也,抱祭器而去之。武王、周公,圣也,从天下之贤士,与天下之诸侯而往攻之,未尝闻有非之者也。彼伯夷、叔齐者,乃独以为不可。殷既灭矣,天下宗周,彼二子乃独耻食其粟,饿死而不顾。繇是而言,夫岂有求而为哉?信道笃而自知明也。

今世之所谓士者,一凡人誉之,则自以为有余;一凡人沮之,则自以为不足。彼独非圣人而自是如此。夫圣人,乃万世之标准也。余故曰:若伯夷者,特立独行、穷天地、亘万古而不顾者也。虽然,微二子,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矣。

采薇歌】(先秦诗歌)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

吾适安归矣。

吁嗟徂兮,命之衰矣。

薇:一种野菜。

本文标签:

上一篇:姜子牙

下一篇:比干

版权声明:

本文关于历史人物《伯夷》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renwu/122.html

伯夷资料

伯夷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