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历史 > 世界近代史 > 狄金森是什么主义诗人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特点

狄金森是什么主义诗人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特点

时间:2023-11-18 08:10:41

众所周知,狄金森是美国传奇女性诗人,她在美国诗歌史上具有很崇高的地位。既然说到狄金森是现代女诗人的典范,那么要是仔细划分的话,狄金森是什么主义诗人呢。在记载狄金森生平经历的书籍中,提及到了狄金森是什么主义诗人这一问题。狄金森被美国人民称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之一,由此可见狄金森是现代主义诗歌诗人。

狄金森是什么主义诗人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特点

狄金森自幼在传统家庭长大,青少年时期单调而乏味的生活让狄金森萌发了创作诗歌的愿望。狄金森从二十五岁开始,便闭门写作,一写就是三十年。狄金森一生留下一千七百多篇诗歌作品,等到狄金森去世后,她的作品才被陆续发表出来,并且在美国享有很大的名气。狄金森的诗歌作品主要侧重表现自然、宗教信仰、友情、爱情、生活情趣等。狄金森一直在美国乡镇生活,她平时接触最多的便是大自然中的花花草草。

根据统计,狄金森以自然景观为主题的诗歌多达五百来首,大多描绘了美国乡村怡人的自然景观。在诗人作品中,随处可见的是她对花鸟虫草、自然景物的刻画与描写。除此之外,狄金森善于将自己的内心情感与大自然景观相结合,这一点也成为狄金森诗歌作品的一大特色。狄金森的诗歌风格绮丽多样,有的诗歌作品具有清新的意象,有的诗歌作品十分具有凝聚力和张力。而狄金森被称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之一,这也是无可厚非的。

1、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特点

了解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作品之后,会发现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特点非常有特色。首先,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特点之一在于,艾米莉狄金森善于用死亡意象来揭示生命的真谛。纵观二十世纪的诗歌大家们,大多喜欢探讨死亡、生命、永恒之类的话题,比如纪伯伦,或者泰戈尔,又或者说艾米莉狄金森。对于万事万物来说,死亡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一直不断地对死亡进行研究。而诗人或者作家在认知死亡的时候,都会将自己的认知用文字形式记载下来。

狄金森早年间,先后经历了亲人与爱人的离世,所以死亡对她来说,是十分痛苦的。后来,狄金森在创作诗歌作品时,死亡便成为狄金森诗歌创作一个永恒的主题。根据记载得知,在狄金森全部诗歌作品中,将近三分之一的诗歌内容,都是描述死亡的。狄金森用葬礼、死神、亡者等多个死亡意象,探讨了死亡这一话题。

同时,狄金森通过对死亡的描写,也揭示了生命的真谛。其次,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特点还有,她善于在诗歌作品中展现自然意象。艾米莉狄金森之所以会创作出大量与自然景观相关的诗歌作品,这与艾米莉狄金森的生活环境是密切相关的。艾米莉狄金森自幼在乡村生活,喜欢安静生活的她经常在大自然中寻找美丽的意象,在她眼里,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都是具有生命力。

2、狄金森作品

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著名诗人,她在诗歌领域的成就,推动了美国诗歌领域的发展。介绍艾米莉狄金森的生平成就时,不得不说的就是狄金森作品。狄金森作品有《云暗》、《逃亡》、《希望》、《补偿》、《战场》、《天使》、《这是鸟儿们回来的日子》、《神奇的书》等等。狄金森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作品,据不完全统计,狄金森作品多达一千七百多首。

比较遗憾的是,狄金森生前只发表过5首作品。狄金森作品选材非常广泛,大多是以描述百姓普通生活场景为核心。狄金森通过展示普通的生活场景,向世人诉说着普通生活背后的故事,以及娓娓道出人生哲理。在狄金森作品中,经常可见的是她关于爱情、永恒、宗教信仰、死亡、亲情等主题的探讨。从某些方面来说,狄金森在诗歌作品中所展现的主题,和纪伯伦有些相似。二十世纪的诗人们大多关心自我本质、自然等社会主题,而狄金森也不例外。

狄金森的诗歌创作特色对现代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基于狄金森在诗歌领域不俗的建树,因此狄金森也被后人称为“美国二十世纪新诗的先驱。”狄金森的诗歌作品讲究纯净的本质。诸如在狄金森作品《我从未看过荒原》一诗中,狄金森写到:“我从未看过荒原,我从未看过海洋,可我知道石楠的容貌,和狂涛巨浪。”她所表现的诗歌主题都具有意境之美。

版权声明:

《狄金森是什么主义诗人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特点》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ishi/60108.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穷不怕

    穷不怕

    穷不怕(1829~1904),中国相声艺人。本名朱绍文,又作朱少文,艺名穷不怕。北京人,祖籍浙江绍兴。幼年学唱京戏,工丑角,曾搭嵩祝成班演出,因不能唱红,遂弃本业。道光年间改演莲花落的丑脚“架子前脸”,又因莲花落衰微,才改行到天桥撂

  • 德寿山

    德寿山

    德寿山(汉语拼音:De Shoushan;英语:De Shoushan),中国北京单弦艺人。

  • 陈春生

    陈春生

    陈春生(汉语拼音:Chen Chunsheng;英语:Chen Chunsheng),中国福州评话演员,福建闽侯人。

  • 蒋月泉

    蒋月泉

    蒋月泉(汉语拼音:jiǎng yuè quán),(1917~2001),中国苏州弹词演员。江苏苏州人。1936年向张云庭学唱《玉蜻蜓》,1941年向周玉泉学唱《文武香球》,当时有人赞他的演出“说噱得云庭之妙,弹唱有玉泉之神”。他在俞调和周调的基础

  • 白凤鸣

    白凤鸣

    白凤鸣(拼音:bái fèng míng),(英语:Bai Fengming),中国京韵大鼓演员。北京人。幼年从父学艺。后又向鼓王刘宝全的弦师韩永禄、长兄白凤岩、鼓王刘宝全等名家学艺。尤其是在刘宝全门下,经过5年的刻苦学习,深得刘派精华。

  • 黄辅臣

    黄辅臣

    黄辅臣,中国清代硬书(北京古老曲种之一)艺人,双簧的创始人。生卒年、艺术活动年代及其艺术擅长,传说不一。有人说他是乾隆年间人,早年以唱硬书著称。又有人说他是咸丰、同治年间人,初以说评书、表演口技见长,相传其晚年因嗓音

  • 茹兴礼

    茹兴礼

    茹兴礼(1888~1960),南路山东琴书演员。山东济宁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幼时为地主放牛,工余随绪继文学拉坠琴唱琴书,16岁拜盲艺人吕兴灿为师,后长期与琴书名家贺金城、张建亭合作演出,技艺大进,名盛一时。1941年与著名琴书前辈

  • 石玉昆

    石玉昆

    石玉昆,中国子弟书艺人。生卒年不详。满族。天津人。石玉昆于清道光、咸丰年间以自弹自唱西城子弟书(即西调)著称于世。他不仅弹唱俱佳,而且还编写长篇评书《龙图公案》亲自进行说唱,很受市民欢迎。《龙图公案》根据旧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