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历史 > 世界近代史 > 帕格尼尼:意大利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他的演奏技巧号称“恶魔的演奏”

帕格尼尼:意大利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他的演奏技巧号称“恶魔的演奏”

时间:2023-11-18 08:10:28

小提琴家帕格尼尼主要作品有《女巫之舞》、《军队奏鸣曲》等,还有吉他曲二百余首,他既是意大利小提琴演奏家同时也是作曲家,人送外号小提琴上的魔鬼。

帕格尼尼

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父亲从3他岁时就教他学习小提琴的演奏技巧,帕格尼尼每天用大约12个小时练习演奏,在8岁时创作了第一首小提琴演奏曲,1979年后他的琴声遍布世界各地,传言他只用四个手指就可以拉出一般人不能拉出的四个八度,他身材瘦长,拉琴时情绪激昂就像被魔鬼附身,演奏非常精妙。自1800年后帕格尼尼演出获得极大成功,与此同时他也备受疾病的折磨,不管是1828年维也纳演出,还是1831年的巴黎演出都引起了极大轰动,但从1828年后帕格尼尼的演出越来越少。

他的演奏将小提琴的技巧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为小提琴演奏发展做出了不能磨灭的贡献,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共创作了二十多首小提琴随想曲,其中就有《钟》、《狩猎》等世界名曲,他不遗余力对小提琴的演奏技巧进行创新升华,是最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之一,帕格尼尼才华横溢但一度赌博成性,最后不得不将自己的小提琴卖掉来维持生活。但他还是幸运的,荻达通过心灵及音乐上的帮助使他重新拾回自信,并举办了小提琴演奏音乐会。1840年被誉为“音乐之王”的帕格尼尼离开了人世,享年五十八岁。

1、帕格尼尼被称为什么

帕格尼尼是演奏技巧十分精湛的著名小提琴家,他在技术上对小提琴演奏进行了诸多创新变革。那么帕格尼尼被称为什么呢?

帕格尼尼不仅运用传统演奏方式,还将吉他的演奏技巧融入到小提琴演奏中,使小提琴整体曲调及表现力实现了质的飞跃,因为被人们称为“音乐之王”。帕格尼尼从3岁起开始学习小提琴演奏技巧,8岁便创作了第一首小提琴奏鸣曲,12岁登台表演成功轰动了艺术界。13岁起就在意大利巡回演出,1797年后盛名更是远播到英法等地,那么帕格尼尼被称为什么呢?

他卓越的演奏技巧,曾让病中的罗拉跳下床榻,自愧没有能力再做他的老师。法国著名小提琴家克鲁采尔在倾听过帕格尼尼的演奏后也非常震惊,甚至表示:就好像见到了恶魔,所以他的精彩演奏技巧又被人们称为“恶魔的演奏”。除此之外,帕格尼尼的手也有出乎人意料之外的特殊指法,普通小提琴家需要用两根手指同时在在两条弦上拉出八度音,他却可以用四根手指同时演奏出四个八度,而且他独创的小提琴“独弦操”也是令人震惊的,那么帕格尼尼被称为什么呢?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演奏给人的感觉是热情奔放,华丽丰满,并且他不断创新演奏技巧如双泛音、飞跳弓等,并非常多的使用滑音、颤音等技巧,所以帕格尼尼又被冠之“小提琴之王”的美誉。

2、帕格尼尼的故事

帕格尼尼的故事记载在帕格尼尼3岁时,他的父亲开始传授他小提琴的演奏技巧,后来他师从科斯塔学习,8岁时创作了第一首小提琴奏鸣曲,11岁时登台演奏自己创作的《变奏曲》,从1797年后他的琴声遍布世界各地,其高超的演奏技巧被人们称为“恶魔的演奏”。

帕格尼尼的故事让人们了解到,他虽然才华横溢但是一度赌博成性,在音乐上他着华丽的盛装享受人们的赞誉,但是现实生活中他不得不卖掉小提琴来还债维持生活,在这期间他遇到了生活中的贵人荻达,荻达不仅让他心灵的到了抚慰,也使他创造出了更富有激情的演奏技巧。帕格尼尼的故事还让人们知道,帕格尼尼在意大利是一个传奇式人物,传言他曾因杀妻坐牢,在牢狱里钻研出了独创的“独弦操”,当时他和一个贵妇人相恋,为她写出了一首只用两根弦的《爱情场面》,后来还创作了专用G弦演奏的“独弦操”《拿破仑》。

帕格尼尼在58岁时因肺结核而亡,在他去世前一个关于他是魔鬼的谣言在城里散播开来,只因为他在奄奄一息时告诉好奇的神父他的琴里有魔鬼,全城的居民便谣传他的琴弦是他杀害情人的肠子做成的,城里气氛异常的诡异,甚至不允许为帕格尼尼举行葬礼,他的遗体辗转多地最终在无人小岛安放了四年,三十多年后在他的儿子支付了150万马克后,一代小提琴大师终于入土为安。

3、帕格尼尼的演奏技巧

帕格尼尼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小提琴家之一,他不遗余力的对小提琴的演奏技巧进行诸多创新。法国有位小提琴家曾表示帕格尼尼不只是第一个发展,虽然帕格尼尼使用的一些演奏技巧在当时早已出现,但已经停滞不前不再创新。当时的杰出小提琴家主要关注的是音调及弓法,这两个最基础却也最关键的问题。

帕格尼尼的演奏技巧刚好打开了这种僵持的局面,通过他的创新,小提琴作品的创作性被很大程度的提高了,他的作曲中运用高难度和极其丰富的指法和弓法来取悦听众,帕格尼尼的演奏技巧并不被认为是最完美的,但他将小提琴的色彩提高到从未有过的高度上,帕格尼尼还是位出色的吉他演奏家,并创作了超过200部吉他演奏作品。

帕格尼尼的演奏技巧之精妙让人无不叹服,他可以在一个把位上用四根弦弹奏出三个八度,这个特殊的技巧即使在今天来看也是难以想象的,他的灵活性也许是因为马凡氏综合征,而他的特殊指法,像音演奏技巧,左手拨弦和焕指八度在当时认为是完全不可能完成的事,直到半个世纪后才由其他小提琴家完成可以与之媲美的小提琴跳跃式发展,而在现在这种技巧是小提琴家们的常规训练,现代人喜欢用帕格尼尼来形容艺术达到登峰造极的人也是因为尼科罗•帕格尼尼的成就太过突出。

本文标签: 帕格尼尼
版权声明:

《帕格尼尼:意大利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他的演奏技巧号称“恶魔的演奏”》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ishi/60089.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穷不怕

    穷不怕

    穷不怕(1829~1904),中国相声艺人。本名朱绍文,又作朱少文,艺名穷不怕。北京人,祖籍浙江绍兴。幼年学唱京戏,工丑角,曾搭嵩祝成班演出,因不能唱红,遂弃本业。道光年间改演莲花落的丑脚“架子前脸”,又因莲花落衰微,才改行到天桥撂

  • 德寿山

    德寿山

    德寿山(汉语拼音:De Shoushan;英语:De Shoushan),中国北京单弦艺人。

  • 陈春生

    陈春生

    陈春生(汉语拼音:Chen Chunsheng;英语:Chen Chunsheng),中国福州评话演员,福建闽侯人。

  • 蒋月泉

    蒋月泉

    蒋月泉(汉语拼音:jiǎng yuè quán),(1917~2001),中国苏州弹词演员。江苏苏州人。1936年向张云庭学唱《玉蜻蜓》,1941年向周玉泉学唱《文武香球》,当时有人赞他的演出“说噱得云庭之妙,弹唱有玉泉之神”。他在俞调和周调的基础

  • 白凤鸣

    白凤鸣

    白凤鸣(拼音:bái fèng míng),(英语:Bai Fengming),中国京韵大鼓演员。北京人。幼年从父学艺。后又向鼓王刘宝全的弦师韩永禄、长兄白凤岩、鼓王刘宝全等名家学艺。尤其是在刘宝全门下,经过5年的刻苦学习,深得刘派精华。

  • 黄辅臣

    黄辅臣

    黄辅臣,中国清代硬书(北京古老曲种之一)艺人,双簧的创始人。生卒年、艺术活动年代及其艺术擅长,传说不一。有人说他是乾隆年间人,早年以唱硬书著称。又有人说他是咸丰、同治年间人,初以说评书、表演口技见长,相传其晚年因嗓音

  • 茹兴礼

    茹兴礼

    茹兴礼(1888~1960),南路山东琴书演员。山东济宁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幼时为地主放牛,工余随绪继文学拉坠琴唱琴书,16岁拜盲艺人吕兴灿为师,后长期与琴书名家贺金城、张建亭合作演出,技艺大进,名盛一时。1941年与著名琴书前辈

  • 石玉昆

    石玉昆

    石玉昆,中国子弟书艺人。生卒年不详。满族。天津人。石玉昆于清道光、咸丰年间以自弹自唱西城子弟书(即西调)著称于世。他不仅弹唱俱佳,而且还编写长篇评书《龙图公案》亲自进行说唱,很受市民欢迎。《龙图公案》根据旧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