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历史 > 世界近代史 > 保罗·高更简介,对保罗·高更的评价

保罗·高更简介,对保罗·高更的评价

时间:2023-11-12 16:00:15

保罗·高更生于法国巴黎,是著名画家、雕塑家,更是后印象派的代表人物,被誉为“后印象派三杰”之一。高更的绘画色彩与光影的结合,运用色彩的纯度成为他作品中的一大特色。

保罗·高更

1、保罗·高更简介

保罗·高更是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雕塑家,与梵高、塞尚并称为后印象派三大巨匠。代表作品有《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到哪里去?》《黄色的基督》《游魂》《敬神节》等。

保罗·高更生于法国巴黎,年轻时做过海员,后成为一名股票经纪人。1873年,高更开始学画,并在1883年成了一名职业画家,他曾连续4次参加印象主义画派的展览。1886年,高更离开巴黎来到布列塔尼的蓬塔旺小镇作画。第二年,高更又横渡大西洋来到西印度群岛的马提尼岛,岛上的热带风光给他的艺术以发,他的作品在形式和色彩上进一步简化,以此来传达纯粹的感受和心灵的内容。1890年之后,高更日益厌倦文明社会而一心遁迹蛮荒,太平洋上的塔希提岛成了他的归宿。1897年,高更贫病交加,曾企图自杀。1901年,他离开塔希提岛前往马克萨斯群岛,两年后去世。

2、对保罗·高更的评价

高更画作多描绘岛民原始风俗与仪式,人物造型浑厚丰实,色彩大面积平涂,线条轮廓醒目,富于象征意味和装饰效果,对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影响较大。

“高更不仅是伟大的艺术家,而且是良师益友。”

“高更喜欢让人明白:一幅好画应相当于一个好的行为。……当你和他接触时,你就不能不想到一定的责任。”

从艺术史上说,高更是象征主义的主导性人物,各种原始主义的先驱,风格主义的大师。他具有在思想、感受与视觉形象三者之间保持神秘平衡的能力。

英国作家毛姆以高更为原型创作了长篇小说《月亮和六便士》。

本文标签: 保罗高更
版权声明:

《保罗·高更简介,对保罗·高更的评价》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ishi/59717.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新藤兼人

    新藤兼人

    新藤兼人(Shind Kaneto;1912~2012),日本电影剧作家、导演、日本独立制片运动倡导者。生于广岛。1934年入制片厂工作,业余写剧本,有几部作品曾获奖。20世纪40年代初,师从沟口健二继续电影创作。战后,根据自己从军时的所见所闻编

  • 大岛渚

    大岛渚

    大岛渚(Ôshima Nagisa ;1932~2013),日本电影导演。生于京都。日本电影“新浪潮派”的代表人物。1950年考入京都大学法学部。1956年开始撰写电影剧本,1959年成为正式导演。摄制的第一部影片《爱与希望的街》引人注目。1960

  • 左幸子

    左幸子

    左幸子(Hidari Sachiko ;1930~2001),日本电影女演员。原名额村幸子,生于富山县下新川郡登米。1952年在新东宝公司的影片《青春的过失》中担任主角,这是她演出的第一部影片。1955年在影片《女佣人》中的出色表演使她获得了《

  • 杉村春子

    杉村春子

    杉村春子(Sugimura Haruko;1909~1997),日本演员。生于广岛,卒于东京。1927年考入筑地小剧场,开始演员生涯。1928年筑地小剧场分裂,参加筑地座。1936年筑地座解散,1937年参加久保田万太郎、岸田国士、岩田丰雄等人创建的文学

  • 栗原小卷

    栗原小卷

    栗原小卷(Kurihara Komaki ;1945–03–14~ ),日本影视女演员。少年时期曾学过小提琴和芭蕾舞,1963年入俳优座演员训练所,翌年开始在电视剧中露面。第一部银幕作品是根据她主演的同名电视剧改编的《高梅斯的名字叫高梅斯·流

  • 乙羽信子

    乙羽信子

    乙羽信子(汉语拼音:Yiyuxinzi;英语:Otowa Nobuko,1924~1995), 日本电影演员。原名加治信子。她生于鸟取县西伯郡。曾学习日本舞蹈并成为舞蹈演员。1950年进入电影界,参加演出的第一部影片是《处女峰》。1953年主演了《缩影》、

  • 中野良子

    中野良子

    中野良子(Nakano Ryōko ;1950–05–06~ ),日本影视女演员。生于爱知县常滑市。1969年自常滑高等中学毕业后进入大映电影公司的表演技术研究所学习,次年到三船制片社。1971年演出了第一部影片《只有两个人的早晨》,1973年主

  • 岩崎昶

    岩崎昶

    岩崎昶(Iwasaki Akira ;1903~1981),日本电影评论家、理论家。生于东京。1927年东京帝国大学德国文学系毕业,从事电影评论。1929年参与创立日本无产阶级电影同盟。在纪录片《柏油马路》中以 的方式,把东京普通人民毫无矫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