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野史秘闻 > 稗官野史 > 为什么宋朝是唯一没有亡于内乱的朝代

为什么宋朝是唯一没有亡于内乱的朝代

时间:2023-09-19 16:13:17 阅读:

纵观历史五千年,王朝灭亡的原因无外乎两种:一是内战,二是外患。所谓亡于内战,就是皇朝内部出了问题,要么是基层人民谋反,要么是统治集团高层篡权。所谓亡于外患,就是皇朝被外界打击颠覆。从秦朝清朝,主要皇朝中,秦朝、西汉、东汉、隋朝唐朝元朝明朝和清朝的灭亡都亡于内乱。只有宋,是外患——北宋死于金朝,南宋亡于蒙古骑兵。

为什么<a href=/chaodai/song.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宋朝</a>是唯一没有亡于内乱的朝代

宋朝成立320年来,既不是没有昏君,也不是底层人民谋反。那么,为什么只有宋朝没有在内战中灭亡呢?最重要的是,宋朝为臣民解决了出路与活路。

王朝的臣民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有实力有追求的精英,二是养家糊口的普通人。对于精英来说,应该给他们“出路”;对于人民来说,应该给他们“活路”。

“出路”是精英上升的渠道

在古代社会,以官为贵。在中国历史上,有三种选拔官员的方法:基于血缘关系的宗法制度、基于推荐的察举制和基于考试科举制度。

从公平的角度来看,科举制度的优势非常明显。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定型于唐朝,完善于宋朝。宋朝对科举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一是实施“殿试”,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每次科举考试,都要经过三个步骤:乡镇考试、省级考试和殿堂考试。只有通过殿堂考试,才能算是中进士,才有资格当官。这种方法形式上是直接把握皇帝选拔人才的权力,深层次的作用是打破私人利益集团的垄断。

二是撤销“良贱”区别。自商鞅变法以来,重农抑商,士,农是“良民”、工、商堕为“贱业”。隋朝科举,工商子女靠边站。宋代打破了出身限制,无论父祖职业、家境贫富、年龄大小,只要不犯罪,都可以参加考试。

三是“锁院”,“糊名”,“誊录”。所谓“锁院”,就是在主考官确定后,直接隔离起来,让人们无法走后门。“糊名”,就是把考生的名字、籍贯等密封在试卷上。“誊录”,由专人复制考生答卷,考官只能批判抄稿,看不到原件。此外,政府还为偏远地区的贫困考生提供住宿。

这些制度使科举考试成为选拔官员特别是中高级官员的主要渠道,“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更有效地增加了优秀人才的选拔,确保了选拔制度的公平性,为下层社会精英开辟了晋升渠道,形成了阅读改变命运的社会氛围,有利于激励人才,维护社会稳定。

底层人的“生路”

宋代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高阶段。如果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经历了一“双峰曲线”-西汉达到第一个高峰峰,三国两晋南北朝因多年战争陷入低谷,唐朝特别是宋朝达到第二个高峰,超过西汉,明清再次衰落。在此经济的基础上,宋代的文化和技术也达到了顶峰。

经济、文化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根源在于,随着市场经济的前所未有的发展,土地作为主要的生产要素和财富媒介,并没有像以前那样落入权贵集团手中。“千年田换八百主”。与财富占有的快速变化相对应的是社会阶层垂直流动的加速。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社会要和谐稳定,政权要稳定团结,必须处理好社会成员“出路”和“生路”问题。其中一个“路”如果被封锁,社会就会不稳定。“路”都被封锁了,政权必然会崩溃。

本文标签: 宋朝唐朝隋朝
版权声明:

《为什么宋朝是唯一没有亡于内乱的朝代》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ishi/56445.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斯坦利·克雷默

    斯坦利·克雷默

    斯坦利·克雷默(Stanley Kramer ;1913~2001),美国电影导演、制片人。1913年9月23日生于纽约。他自30年代中期开始从事电影研究工作、剪辑和编剧,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晋升至副制片人。战后致力于拍摄有社会作用的影片,从1955

  • 茜茜·斯派塞克

    茜茜·斯派塞克

    茜茜·斯派塞克(Sissy Spacek ;1949~ ),美国电影女演员。原名玛丽·伊丽莎白·斯帕瑟克。1949年12月5日生于得克萨斯州奎特曼。17岁去纽约后曾登上歌坛,1972年在《黑A》里初上银幕,1973年因《荒原》而崭露头角,到80年代拍了

  • 马龙·白兰度

    马龙·白兰度

    马龙·白兰度(Marlon Brando ;1924~2004),美国电影演员。1924年4月3日生于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城。母亲是演员。曾在纽约戏剧实习班学习过一年。1944年在百老汇首次登台演出,1947年因在T.威廉斯的舞台剧《欲望号街车》中饰主

  • 泰隆·鲍华

    泰隆·鲍华

    泰隆·鲍华(Tyrone Power ;1913~1958),美国电影演员。是30~40年代初最受欢迎的男演员之一。他相貌英俊,为人善良,演技出色。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军,复员后力图从事拍摄严肃的影片,并经常从事舞台表演。1958年在马德里因心脏病

  • 卡尔·福尔曼

    卡尔·福尔曼

    卡尔·福尔曼(Carl Foreman ;1914~1984),美国编剧、导演、制片人。1914年7月23日生于芝加哥,1984年6月26日卒于加利福尼亚州的贝弗利希尔斯。40年代初,开始为低成本影片编写剧本。1949年起曾为导演、制片人S.克雷默编写剧本

  • 葛丽泰·嘉宝

    葛丽泰·嘉宝

    葛丽泰·嘉宝(Greta Garbo ;1905~1990),美国电影演员。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卒于纽约。出身贫寒。14岁时因貌美为一家大百货公司拍广告短片,如在《流浪汉彼得》(1922)中饰沐浴美女等。1922~1924年靠奖学金入斯德哥尔摩皇家剧院

  • 格雷格·托兰德

    格雷格·托兰德

    格雷格·托兰德(Gregg Toland ;1904~1948),美国电影摄影师。1904年5月29日生于伊利诺伊州查尔斯顿,1948年9月28日卒于好莱坞。从15岁开始在制片厂当勤杂工,后通过自学钻研,于1929年当上了电影摄影师。在他短促的创作时期里,对

  • 詹姆斯·斯图尔特

    詹姆斯·斯图尔特

    詹姆斯·斯图尔特(James Stewart ;1908~1997),美国电影演员。1908年5月20日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印第安纳。1932年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建筑系。1935年开始从事电影。至1939年共拍了20多部影片。成名作是F.卡普拉导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