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历史 > 世界近代史 > 英国农业大萧条的影响是什么(为什么会爆发农业大萧条)

英国农业大萧条的影响是什么(为什么会爆发农业大萧条)

时间:2023-09-08 15:44:12 阅读:

英国农业大萧条的影响是什么(为什么会爆发农业大萧条)

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就是农业。俗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连饭都吃不饱,那么必然会引发出各种危机。而英国就曾在历史上经历过了一次农业大萧条的时代。虽说那个时候英国是全球第一,但也正式因为这次农业大萧条打击了英国的传统贵族,甚至丧失了英国在当时的工业垄断地位。

英国农业大萧条的影响是什么(为什么会爆发农业大萧条)

19世纪中叶,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建立了以纺织、钢铁、煤炭、机器制造和交通运输五大工业部门为核心的工业体系,成为了“世界工厂”。

在此背景下,英国的经济政策也在发生变化。

但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拥有强大工业实力的英国商人,不再需要国家力量的帮助,他们只需要世界各国都开放市场,让商品自由流通、自由贸易。这样就可以为本国的工业产品打开销路。因此,重商主义政策逐渐变得不再适用,自由贸易政策开始走上前台。

他认为,不干涉个人经济活动的政策就是最好的经济政策。在此理念的指导下,他反对重商主义,要求停止 对国内贸易的干预,废除《谷物法》,取消保护关税、行会制度和专卖制度,消除一切障碍,使生产、交换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进行。

在此背景下,英国 也逐渐将“自由放任”原则作为了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

另外《谷物法》的废除标志着自由贸易政策正式进入农业领域,也正因此,英国的农业开始失去了关税保护,这为未来的农业大萧条埋下了隐患。

毋庸置疑,在大萧条之前,英国是富足、发达且问鼎世界的国家。像这样一样强大的国家,为何会进入农业的大萧条时代呢?

连续多年的恶劣气候条件曾一直被认为是英国农业大萧条的直接起因。的确,从1873年开始,英国就连续多年经历了极端恶劣的气候,极大地影响了农业特别是谷物种植业的生产。

1876-1879年又是连续多年的多雨、潮湿天气;特别是1879年,贝克郡的恩格菲尔德的降水量比往年高出了35%、林肯高出了33%、沃克索普高出了29%,农业又是连年歉收。

在英格兰东南部的谷物种植郡,大萧条来得更迅速也更明显,农业利润大幅下降、农场不断破产、地租一再下降。

约翰・卡尔菲特曾说:“这个国家正处于我所知道的最糟糕的时间段,恶劣的天气正在摧毁这个国家的农民和农业。”

除了恶劣气候的影响,海外廉价农产品的冲击也是大萧条的主要原因。

1866年,也有英国人乐观地估计,除非运输成本可以大幅降低,种植方法可以改进,否则“美国人种植的小麦出口到英国是没有好处的”。

从19世纪后半期开始,美国、阿根廷、俄罗斯等国家开始大面积开垦荒地、种植谷物并大规模发展农业机械化,世界谷物种植面积迅速增加,农业生产效率和产量也迅速长。

19世纪中叶,海运还以帆船为主,远途运输耗时长、费用高。但19世纪70年代以后,海上交通运输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铁制和钢制的汽船逐渐取代了帆船,由于它们的船体更坚固、运量更大、耗时也更短,因此国际海洋运输费用得以大大降低。

由此可以看出,产量的迅速长和运费的下降必然大大降低了国际市场上的谷物价格。于是,大量廉价的海外谷物开始进入没有关税保护的英国,英国国内的谷物价格也因此迅速下跌。成本较高的英国农场主在自由交易的市场中根本没有竞争力,最终破产的破产、倒闭的倒闭。

英国学者J・R沃迪认为:19世纪50-60年代英国完全实现自由贸易是致使19世纪末农业大萧条的重要原因。

19世纪70年代以后,缺乏关税保护的英国农业在海外廉价农产品的冲击下开始一蹶不振。而英国 却没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对农业进行干预,继续坚持自由贸易政策,对经济社会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这使得英国农业在海外廉价农产品的冲击下根本无法应对,陷入了严重的萧条之中。

农业大萧条最直接影响了英国农业的生产结构。

另外在农业大萧条的打击下,英国的大型租地农场逐渐衰落,取而代之的是家庭农场的崛起,英国农业的经营模式也发生了变化。

农业大萧条不仅影响了英国的农业,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英国政治权力的更迭与国家干预的加强。

另一方面,随着农业大萧条的加剧,英国 对经济社会所采取的“自由放任”原则也遭遇了挑战,严峻的形势逼迫英国 逐渐放弃了这一原则,开始加强对经济社会的干预。

在农业大萧条的持续影响下,英国从海外进口的农产品越来越多,这使得英国的有形进口不断增加。而同期,由于国际市场上工业品竞争日趋激烈,英国的有形出口增速缓慢。因此,英国的有形贸易逆差不断扩大。

这场始于19世纪70年代的英国农业大萧条是内部和外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时间长、影响力大,给英国农业尤其是谷物种植业造成了巨大的打击,这些打击几乎摧毁了英国的传统农业模式。

至此,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与其说此次农业大萧条对英国而言是一场灾难,不如说是一次变革。因为相比农业大萧条给英国所造成的短暂且有限的破坏而言,它给英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所产生的改变和影响才是广泛而深远的。

本文标签: 英国农业谷物
版权声明:

《英国农业大萧条的影响是什么(为什么会爆发农业大萧条)》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ishi/54582.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田华

    田华

    田华(1928~ ),中国电影演员。河北唐县人。原名刘天花。1940年参加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儿童演剧队,演出过许多话剧、歌剧和秧歌剧。1950年在影片《白毛女》中饰演主角喜儿。由于她熟悉贫苦农民的生活,对被压迫、被凌辱、家破

  • 王树忱

    王树忱

    王树忱(1931~1991),中国美术片设计师、导演,漫画家。辽宁丹东市郊人。卒于1991年。回族。1948年入东北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学习,1949年转到东北鲁迅文艺学院美术系学习。同年10月,调东北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开始美术片创作生涯

  • 石方禹

    石方禹

    石方禹(1925~2009),中国电影事业家、评论家。原名石美浩。1925年9月18日生于印尼爪哇三宝垅,祖籍福建。1946年考入燕京大学新闻系,加入中国 ,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同年,撰写《沈崇访问记》,揭露美国兵 北大女学生的“沈崇事件”

  • 傅奇

    傅奇

    傅奇(1929~ ),中国香港电影演员、编导。原名傅国梁。浙江宁波人。上海圣约翰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1952年在香港进入电影界,先后在长城电影制片有限公司和凤凰影业公司主演50余部影片。影响较大的有《情窦初开》、《情投意

  • 陆柱国

    陆柱国

    陆柱国(1928~ ),中国电影剧作家、小说家。河南省宜阳县人。少年时代曾入私塾,1942年后在师范学校求学。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陈赓兵团政治部宣传部工作,不久调新华分社任新华社前线记者。次年10月调总政治部文化部创

  • 白景瑞

    白景瑞

    白景瑞(1931~1997),中国台湾电影导演。原籍辽宁海城,生于辽宁营口。又名白担夫。毕业于台湾省立师范学院,并在意大利电影实验中心学习。曾当过美术教员、记者、编辑。1958年任中央电影事业公司制片部经理,主持摄制了《哑女情

  • 李准

    李准

    李准(1928~2002),中国作家、电影剧作家。蒙古族,原姓木华梨。1928年5月17日生于河南省孟津县,卒于2002年2月2日。生长在农村,仅上过一年初中,当过盐号学徒、邮递员、银行职员、教师等。靠自学走上文艺创作道路,最初编写历史小

  • 孟广钧

    孟广钧

    孟广钧(1927~ ),中国电影翻译家。山东莱州人,幼时曾在哈尔滨美国 青年会学校读书。1946年进哈尔滨苏联影片输出机构,为苏联影片翻译中文字幕。1948年去兴山,任东北电影制片厂(见长春电影制片厂)翻译,与桴鸣、刘迟、袁乃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