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历史 > 世界近代史 > 为何德川家康能够替代丰臣秀吉统治日本

为何德川家康能够替代丰臣秀吉统治日本

时间:2023-09-08 15:42:49 阅读:

为何德川家康能够替代丰臣秀吉统治日本

德川家康与丰臣秀吉是能与织田长信齐名的人物,被称之为“日本战国三杰”。他们三人的地位,一直是日本战国研究这们最喜欢和议论的话题。从一介平民逆袭成为了统一一方的大名,丰臣秀吉一生堪称传奇,而在战国逆境中不断忍辱负重升任幕府将军的德川家康则更加励志。不过在家族延续这一点上,只统治日本20年的丰臣秀吉,显然不如占据200多年的幕府将军的德川一家更风光。

为何德川家康能够替代丰臣秀吉统治日本

从这两个官职的PK,其实就已经昭示了丰臣秀吉政权注定垮台的征兆。

其实关白也是日本在大化改新的时候通过遣唐使拿回去的舶来品,“关白”最早出自《汉书·霍光金日磾传》“诸事皆先关白光(霍光),然后奏天子”。汉代那个时候的关白实际上就是皇帝的近臣,代替皇帝统管百官的意思,一般都是实权人担任。

取而代之的是以平氏和源氏为首的武家统治,也就是我们说的日本幕府统治,幕府的首领叫 “征夷将军”,在日本近代有三大的幕府,分别是源家的“镰仓幕府”、足利家的“室町幕府”和德川家的“江户幕府”。

不过“关白”和“幕府将军”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并存的。

平民出身的羽柴秀吉靠着编出来的公家姓氏——丰臣,改名丰臣秀吉,后当上关白后来又传位给秀次,自己改称太阁(退休的关白),这让他以“武家之实”,又具“公家之名”。

那为何武家(武士)出身丰臣秀吉会选择当“关白”呢?在雨田看来,主要不外乎两点,

在应仁之乱之后日本的足利幕府基本上被架空,甚至于末代将军足利义昭为了生存(反织田)都投靠了毛利家,因此既然你将军的名号不好用,我为啥还要当呢?不如选择“关白”这个更为正统的公家官名和天皇绑在一起,更利于统治。想到足利义昭被自己的老上司丰臣秀吉撵得到处走,秀吉也想自己实际上已经有“大名之长”的将军地位了,然后再加上一个公家的“关白”,以求“公武合一”的新式统治,那自己岂不是战国第一人。

1.2,也是最主要的原因,秀吉认为天下布武的朝代已经结束。

概言之,丰臣秀吉之所以选择的关白,是想要实现更大的野心。

不过很显然,丰臣秀吉过于膨胀的信心,以及对情势的错误认知,让他只看到被称之为“关白”的好处,但却不知道其局限性。

这个大的漏洞直接导致了丰臣家二代而亡,在丰臣秀吉去世后,丰臣秀赖虽然继承了天下人之位,但实际上并非正式官职,而其去世后,关白位置已经变成了九条兼孝,你丰臣家仅仅只有一个“天下人”,却无任何官职,如果的你是继承的是将军之位,还能发动天下布武,学足利义昭来一个“德川包围网”,而秀赖此时不是关白也不是将军,根本就不能号召其他大名(只能召集浪人),假设秀赖真的是将军,那么他可以号召:黑田、福岛、加藤、池田等一帮丰臣旧臣,名正言顺地讨伐德川家康,而其他的大名也可以借这个机会,对战国重新洗牌,后面的历史真的可能会改写。

以至于当年的石田三成为了忽悠小早川秀秋的出战关原合战, 还以关白来诱惑他,但关白这种虚位根本对当时的大名们没有任何吸引力,小早川秀秋还恼怒石田三成拿关白来拿他寻开心,转头就投入德川家康的怀抱。

2.2、其次是,当时的日本实际并未统一。

2.3、最后是,当时的日本政体更偏向与武士们各自为政。

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统治日本走的完全不是一条路,当时的丰臣秀吉想统一日本,结束战国,要对当时的日本进行颠覆性的改革,从而选择了更有改革和复古性质的“关白”,企图让日本重新回归集权统治,但也受到了武士群体的反对,最终二代而亡。

虽然德川幕府统一日本只是名义上。

本文标签: 战国日本金日磾
版权声明:

《为何德川家康能够替代丰臣秀吉统治日本》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ishi/54575.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田华

    田华

    田华(1928~ ),中国电影演员。河北唐县人。原名刘天花。1940年参加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儿童演剧队,演出过许多话剧、歌剧和秧歌剧。1950年在影片《白毛女》中饰演主角喜儿。由于她熟悉贫苦农民的生活,对被压迫、被凌辱、家破

  • 王树忱

    王树忱

    王树忱(1931~1991),中国美术片设计师、导演,漫画家。辽宁丹东市郊人。卒于1991年。回族。1948年入东北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学习,1949年转到东北鲁迅文艺学院美术系学习。同年10月,调东北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开始美术片创作生涯

  • 石方禹

    石方禹

    石方禹(1925~2009),中国电影事业家、评论家。原名石美浩。1925年9月18日生于印尼爪哇三宝垅,祖籍福建。1946年考入燕京大学新闻系,加入中国 ,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同年,撰写《沈崇访问记》,揭露美国兵 北大女学生的“沈崇事件”

  • 傅奇

    傅奇

    傅奇(1929~ ),中国香港电影演员、编导。原名傅国梁。浙江宁波人。上海圣约翰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1952年在香港进入电影界,先后在长城电影制片有限公司和凤凰影业公司主演50余部影片。影响较大的有《情窦初开》、《情投意

  • 陆柱国

    陆柱国

    陆柱国(1928~ ),中国电影剧作家、小说家。河南省宜阳县人。少年时代曾入私塾,1942年后在师范学校求学。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陈赓兵团政治部宣传部工作,不久调新华分社任新华社前线记者。次年10月调总政治部文化部创

  • 白景瑞

    白景瑞

    白景瑞(1931~1997),中国台湾电影导演。原籍辽宁海城,生于辽宁营口。又名白担夫。毕业于台湾省立师范学院,并在意大利电影实验中心学习。曾当过美术教员、记者、编辑。1958年任中央电影事业公司制片部经理,主持摄制了《哑女情

  • 李准

    李准

    李准(1928~2002),中国作家、电影剧作家。蒙古族,原姓木华梨。1928年5月17日生于河南省孟津县,卒于2002年2月2日。生长在农村,仅上过一年初中,当过盐号学徒、邮递员、银行职员、教师等。靠自学走上文艺创作道路,最初编写历史小

  • 孟广钧

    孟广钧

    孟广钧(1927~ ),中国电影翻译家。山东莱州人,幼时曾在哈尔滨美国 青年会学校读书。1946年进哈尔滨苏联影片输出机构,为苏联影片翻译中文字幕。1948年去兴山,任东北电影制片厂(见长春电影制片厂)翻译,与桴鸣、刘迟、袁乃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