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历史 > 世界近代史 > 印度锡克族人数少为什么有地位

印度锡克族人数少为什么有地位

时间:2023-09-07 17:03:53 阅读:

印度锡克族人数少为什么有地位

印度是一个宗教非常复杂的地方,这种多样性使得这个国家国内大大小小有着100多个民族,其中比重较大的就是马拉提族、比哈尔族和孟加拉族。而今天要讲到的锡克族只是一个非常小的民族,仅仅只有2000多万的人口,相比于印度全国人口实在是很渺小,连零头都不到。

印度锡克族人数少为什么有地位

印度独立后,锡克族更是成为印度的中流砥柱,不仅政界的前总理曼莫汉·辛格、前总统贾尼·辛格为锡克族人,印度军队近15%的精锐部队,和20%的重要军官职位,也被这个人口不足印度2%的小民族所垄断,而空军元帅阿扬·辛格、陆军元帅迪尔巴格·辛格,以及已故五星上将阿瑞坚·辛格等军界大佬,同样来自锡克族。

在英国殖民者整合印度次大陆的过程中,旁遮普地区的锡克族,无疑是抗争最为激烈,最难征服的民族。从1845年到1849年几年间,这片肥沃土地上的锡克勇士们,和英国人爆发过两次较大规模的战争,虽然英军最终凭借武器和人数上的优势取得胜利,但那些身着蓝衣,头巾高耸,手持刀剑盾牌的锡克无畏者军团的武士们,凭借自己的勇猛和无畏生死,赢得了英国人的尊重,从此被大量征召进入英军,成为日不落帝国开疆拓土的战争利器。

印度宗教信仰众多,其中近79.8%的民众信仰印度教,另有14.2%的民众为 教众,锡克教教众仅占1.7%,由于印度教推崇种姓制度以及男尊女卑,而锡克教不仅公开反对种姓制度,还宣扬男女平等,所以印度教和锡克教积怨颇深。

在印度教和 两大教派的虎视眈眈下,锡克族不敢有丝毫懈怠,只能不断让自己强大,来应对可能面对的异教进攻。

锡克教是全民信教传教,没有专门的传教士和神职人员,这样又省下一大笔费用。而且锡克教还规定,男女平等,不许歧视女性,女人们不仅可以和男人们一样接受教育,还可以务农、参军。从事一切男人可以干的职业,包括主持宗教活动,这在印度教和 教中是不敢想象的。

在历史上,锡克族在对抗英国两次侵略战争时,虽然最终寡不敌众,以锡克军投降和旁遮普并入英属印度而告终,但整个过程,英军伤亡达万人之多,是所有英国海外殖民侵略战争中损失最惨重的一次。也正是这两次战争,让英军对这个民族肃然起敬,从而大量征召锡克士兵加入英军,参与英国海外殖民地的拓展及管理。

印度独立后,旁遮普被一分为二,阿卡利·达尔率领锡克人发起卡利斯坦运动,其目的旨在为锡克教徒在印度争取独立权,如果不能建国,那么就建立一个锡克族人的高度自治区,但印度 对此完全不能接受。

1984年,印军发起蓝星行动,冲入阿姆利则金庙,抓捕锡克教 武装分子,由于教民阻挠,该事件最终变成一起流血事件,上千名锡克教徒被杀,大量平民伤亡,锡克教徒视为神圣之地的金庙也遭到毁坏。

1984年10月31日,印度铁娘子英迪拉·甘地在总理府门前,遭到锡克族贴身警卫刺杀,身中16枪惨死,锡克族人的报复行动才逐渐平息。

2017年时,一家锡克族人开办的服装公司,在和印度教人开的公司交易时,遭到对方欺诈,损失达数千万卢布,这位锡克族老板立即联合全印度的锡克族商人,将欺诈公司列为永不合作黑名单,最终使得那家公司臭名远扬无法经营破产倒闭。

可以看出,锡克族人的成功,绝非是个人方面的成功,而是整个民族群体的成功,而他们成功的原因,无外乎以下三点,那就是时时心存危机感,不畏外来挑战和困难,为了民族使命坚持不懈。

本文标签: 印度锡克教族人
版权声明:

《印度锡克族人数少为什么有地位》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ishi/54530.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李丽华

    李丽华

    李丽华(1924~2017),中国电影演员。原籍河北,生于上海。父母都是京剧名演员。16岁入上海艺华影片公司当演员,因处女作《三笑》一举成名。1940~1942年,在艺华主演《千里送京娘》等17部影片。抗日战争胜利后,在上海主演影片《假凤

  • 黄宗江

    黄宗江

    黄宗江(1921~2010),中国电影剧作家。祖籍浙江瑞安县,1921年11月3日生于北平。他10岁就在《世界日报》副刊发表独幕剧《人的心》,在青岛读中学时,常在《青岛日报》发表诗文。在天津南开中学时,积极参加剧社演出活动。1938年考

  • 于彦夫

    于彦夫

    于彦夫(1924~2005),中国电影导演。原名于景霖。辽宁丹东人。卒于北京。1942年考入满洲映画株式会社任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积极参加护厂工作。1946年任东北电影制片厂导演助理、剧务主任、音乐组副组长。后参与新中国译制

  • 王炎

    王炎

    王炎,唐朝诗人。(1138-1218) 字晦叔,婺源(今属江西)人。乾道五年(1169)进士,调崇阳主簿。历官潭州教授、临湘知县。累官至军器监,中奉大夫,赐金紫,封婺源县男。所居在武水之阳,双溪合流,因自号双溪。有《双溪集》。《全唐诗》收录其

  • 孙道临

    孙道临

    孙道临(1921~2007),中国电影演员,导演。生于北平。1943年参加话剧演出。1948年进入影坛,在众多影片中担任主要角色,在影片《乌 鸦与麻雀》、《渡江侦察记》、《家》、《不夜城》、《永不消失的电波》、《 革命家庭 》、《 早

  • 白杨

    白杨

    白杨(1920年4月22日-1996年9月18日),原名杨成芳,女,湖南湘阴人,生于北京,卒于上海。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家,电影、话剧女演员。1940年代起,与张瑞芳、舒绣文和秦怡并称为中国影剧界四大名旦。

  • 于蓝

    于蓝

    于蓝(1921—2020 ),中国电影演员。原名于佩文。出生于辽宁省岫岩县岫岩镇。九一八事变后,随全家流亡北平,后寄居天津姑母家,并进中学念书,1938年由天津奔赴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40年参加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艺术工作团任

  • 秦怡

    秦怡

    秦怡(1922年1月31日-2022年5月9日),中国演员。原名秦德和,女,祖籍江苏高邮,生于上海,中国电影、话剧、电视剧演员,中国 党员。秦怡与张瑞芳、白杨和舒绣文并称为“四大名旦”。周恩来曾称秦怡是“中国最美的女性”。奥斯卡影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