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历史 > 世界近代史 > 巴基斯坦为什么没有种姓制度

巴基斯坦为什么没有种姓制度

时间:2023-09-05 10:35:50 阅读:

巴基斯坦为什么没有种姓制度

其实严格来说印度与巴基斯坦在法律上是根本没有“种姓制度”的,印度和巴基斯坦都出台过多项旨在反对陋习(其中就包括种姓歧视)的法律法规。所以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印度与巴基斯坦都没有“种姓制度”的。从宗教的方面来说,种姓制度是印度教的产物,而巴基斯坦是 教国家,所以根本不会存在种姓制度的。

巴基斯坦为什么没有种姓制度

但是从现实出发,巴基斯坦毕竟曾经是英属印度的一部分,作为外来宗教的 教也不可能不受到印度本土宗教的影响,更别提阿拉伯人入侵印度后,为了更好的统治印度,主动的在日常生活中有意无意的引入了印度教的生活方式,也就是“种姓制度”。

其实“种姓制度”本身从生活方式来说就是让人以“工作”为形式,比如印度教教义的属于第五阶层,也就是贱民阶层的“查马尔”种姓,这个词最初的意思就是指的皮革工人。

因为印度教教义认为和动物尸体打交道是最大的“不洁”,所以皮革工人这种职业就只能让最低贱的人来做。

这种取名方式后来在印度次大陆 聚居区也开始流行起来,当然,没有印度那么细分,但是还是大致分了一个三六九等出来。

在巴基斯坦,人们一听你的姓名,就知道你或者你祖上是干什么工作的,也就自然知道该对你是什么态度。

所以在巴基斯坦,很多人会把自己的姓氏改为 “Sayyed”、 "Shah" ,以显示他们具有阿拉伯以及波斯贵族血统。

当然,这种根据种姓划分高低贵贱的做饭,不管是印度还是巴基斯坦,都是农村盛行的落后风俗,有点类似于中国山东地区过年辈分低的人要给辈分高的人磕头,不管这个辈分高的人实际年龄多大。

本文标签: 种姓巴基斯坦印度
版权声明:

《巴基斯坦为什么没有种姓制度》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ishi/54422.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王滨

    王滨

    王滨(1912~1960),中国电影导演。山东昌邑人。又名斌,原名绍杰。1929年考入北平大学西洋文学系旁听,开始接触进步戏剧演出活动。1930年,入联华影业公司北平第五分厂电影演员养成所,在影片《故宫新怨》中饰演角色。后在上海联华

  • 池宁

    池宁

    池宁(1914~1973),中国电影美工师,图书装帧设计家。浙江温州人。曾用名池绍文。1933年在杭州自办三川美术书社。1934年参加中国工商业美术家协会,其广告画曾在日本《广告界》杂志发表。1935~1937年,在上海亚平装潢公司担任设计

  • 黎莉莉

    黎莉莉

    黎莉莉(汉语拼音:lí lì lì),(1915~2005),中国电影演员。原名钱蓁蓁。其父钱壮飞是中国 地下党员。安徽桐城人。1926年,在影片《燕山侠隐》中第一次扮演角色。1927年进入黎锦晖办的歌舞学校,后随黎的歌舞团在国内外演出,受到艺

  • 特伟

    特伟

    特伟(汉语拼音:Te Wei,1915~ ),中国美术片导演。水墨动画片的创造者之一。广东中山人。1935年后曾专门从事国际时事漫画工作。1949年在长春电影制片厂负责组建美术片组。1950年该组迁至上海,并于1957年建成上海美术电影制片

  • 崔嵬

    崔嵬

    崔嵬(汉语拼音:Cui Wei;英语:Cui Wei),中国电影演员,导演。1912年10月4日生于山东诸城,1979年2月7日卒于北京。

  • 王阑西

    王阑西

    王阑西(1912~1996),中国电影事业家。1912年1月17日生于河南兰考县,1996年5月12日卒于北京。早年从事学生运动,1932年加入中国 。1937年以后,一直在中国 的各级组织中担任文化、宣传的领导工作。1952年奉调到文化部电影事业管

  • 黄汉

    黄汉

    黄汉(1915~ ),中国电影剪辑师、导演。原名黄生甫,生于上海。1929年辍学进明星影片公司剪接间学徒,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剪辑技术,深受张石川、郑正秋、洪深等人的器重。1930年他第一次独立剪辑了无声片《桃花湖》。此后,他在

  • 王人美

    王人美

    王人美(1914~1987),中国电影演员。1914年12月生于长沙,1987年4月12日卒于北京。1927年入上海黎锦晖主办的中华歌舞团。1931年入 联华影业公司,次年参加演出《野玫瑰 》,受到好评。1935年,她主演的《渔光曲》在莫斯科获奖,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