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 > 三国历史 > 洛神赋作者是谁,曹植创作《洛神赋》背后隐藏的真实故事

洛神赋作者是谁,曹植创作《洛神赋》背后隐藏的真实故事

时间:2023-03-11 16:30:19 阅读:

曹植从小天赋异禀、文采出众,但是,被后人封为八大名赋的《洛神赋》背后隐藏的故事却饱受争议。有人说是曹植为自己的大嫂甄姬所作,又有人说是曹植为自己的亡妻崔氏所作,今天我将为您揭开这其中的真相。

洛神赋作者是谁,曹植创作《洛神赋》背后隐藏的真实故事

洛神赋作者是谁

千古名篇《洛神赋》背后隐藏的真实故事,道尽了曹植悲情的一生!

“翩若惊鸿,婉若游,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千百年来这篇《洛神赋》被后世奉为传世经典,而它的作者就是三国时期才气最为盛名的曹植,他是曹操的儿子,曹丕的亲弟弟。

出身世家望族的南朝文豪谢灵运,一生狂傲,但他却说:“天下才有一石,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自视甚高,天下才子都不放在眼里的谢灵运对曹植如此崇拜,由此可见,曹植在文学上的造诣有多高。

曹植从小天赋异禀、文采出众,但是,被后人封为八大名赋的《洛神赋》背后隐藏的故事却饱受争议

有人说是曹植为自己的大嫂甄姬所作,又有人说是曹植为自己的亡妻崔氏所作,今天我将为您揭开这其中的真相。

01

才华出众,放荡不羁

三国时期,一代枭雄曹操共有25个儿子,曹植是其第三个儿子,因为孩子众多,曹植并没有引起曹操的注意。

曹植从小就聪明过人,十几岁便可出口成章,有一次曹操看了他的文章,开玩笑说道:“文章写这么好,该不会是找人代写的吧?”

曹植听后说道:“言处为论,下笔成文,您如果不信,可以当面考察!”

恰好这时邺城的铜雀台刚建好,曹操便带几个儿子观赏,曹操在游玩时一时兴起,就让身边的人各作一篇《登台赋》。

就在大家苦思冥想时,曹植就已经挥笔写下了流传后世的《铜雀台赋》,并将文章呈现在父亲眼前。

曹操看后,又惊又喜,大为赞赏,从此对曹植寄予了厚望,希望他能辅助着自己成就不世伟业。

曹植出色的表现也引起了曹丕心里的不满,为了争夺以后的接班人,弟弟曹植便成了曹丕的眼中钉、肉中刺。

建安19年,曹操带兵出征孙权,儿子们都来为父亲送行,临行前,曹植高声朗诵了他的佳作《白马篇》。

曹操听后笑容满面,曹丕却在一旁又气又急,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这时,曹丕的智囊吴质悄悄过来告诉他:“此时不宜展示才华,哭为合适。“

曹丕立马流下眼泪,哽咽道:”父亲亲赴战场,孩儿感到担心,很是不舍。“

曹操大为感动,心里在想,曹植才气过人,就是亲情不足。

02

酒后失节,葬送前程

建安22年,曹植在曹操外出时,借着酒意私乘王室车马,擅自打开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的司马门,在禁道上纵情奔驰。

曹操知道后,勃然大怒,处死了掌管王室车马的公车令,曹植也因此失去了曹操的信任和宠爱,当年十月,他的大哥曹丕被立为世子。

建安24年,曹仁关羽所困,曹操让曹植带兵解救曹仁,可当军令发出后,曹植却喝得酩酊大醉,根本无法领兵打仗。

这一次,曹操彻底死心了,不再重用曹植。

公元220年,曹操病逝,曹丕继承了王位,史称魏文帝

曹丕称帝后,立即杀了曹植的亲信丁仪丁廙,并把曹植遣送到封地,派出”监国使者“监视他的一举一动,对他严加防范。

此时的曹植彻底掉进了冰冷的深渊,过起了牢狱般的生活。

公元222年,曹植被封为鄄城王,在受封回城的路上,途径洛水,便写下了千古名篇《洛神赋》。

这篇赋一出,震古烁今,全赋辞才华美,情感细腻,句句飘仙,看一眼就会被洛神之美惊艳,简直非人间之句。

四年后,曹丕病逝,曹丕之子曹叡继位,曹植本想着侄子曹叡能够重新重用他,便多次上书曹叡,请求建功立业。

然而,曹叡却无情地拒绝了自己的叔叔,曹植在一次次的打击之下,心中的满腔热血终于全部散尽,最后在郁郁寡欢中离世,享年41岁。

03

《洛神赋》背后的故事

《洛神赋》讲述的是曹植在途径洛水时邂逅了传说中的伏羲之女洛神,极尽描摹了这位佳人的风采神姿,以及对洛神的倾慕之情。

后来唐代的李善认为《洛神赋》是曹植写给曹丕的妃子甄姬,也就是自己的大嫂。

甄姬出身于河北地区世家大族,被誉为三国时期第一美女,可与当时的大乔小乔相媲美。

遗憾的是甄姬的命运并不好,自幼丧父,后来嫁给了袁绍之子,袁绍兵败后,甄姬作为战俘,曹操将她赏给了曹丕。

传说后来曹植喜欢甄姬,两人相互爱慕,心心相惜,曹丕即位后,很快就处死了甄姬。

曹植入朝觐见曹丕时,曹丕拿出甄姬曾用过的金缕玉带枕给他看,曹植睹物思人,大哭一场。

到了晚上,曹丕之子曹睿宴请自己叔叔,把这个枕头送给他,曹植揣着枕头返回鄄城,途经洛水时梦见甄妃前来与之幽会,有感而发,写成此篇。

虽然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可惜的是,故事编得一点都不靠谱,有点捕风捉影。

曹丕心眼特别小,为了争夺皇位与曹植斗得你死我活,曹丕继承帝位后,对曹植严加看管,稍有不慎,曹植将就会失去性命。

面对曹丕的严苛打压,曹植如履薄冰,怎么敢写这种文章给自己的大嫂,写完后曹丕竟然无动于衷,实在不符合逻辑。

李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洛神赋》最初叫《感鄄赋》,曹植当时的封城叫鄄城。

鄄和甄两个字在古代有通用的情况,后来就有人说曹植是有感于甄氏所作。

另有一个说法,是曹植为自己的亡妻崔氏所作,她是崔琰的侄女,非常貌美,风华绝代。

史书记载,曹操因为看她穿着华丽,有失节俭,所以赐死。

相比于给甄姬所写,曹植想念亡妻更加合理。

还有一种说法,是曹植以洛神喻追求,在寄托自己追求建功立业而不得的失落,而洛神就是自己人生理想的化身。

曹植到底为谁而写,历史并没有留下蛛丝马迹,只能由后人去猜想,曹植一生中写下了众多的诗词歌赋,他也被后人称之为“仙才”。

本文标签:
版权声明:

《洛神赋作者是谁,曹植创作《洛神赋》背后隐藏的真实故事》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ishi/47482.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罗伯斯比尔

    罗伯斯比尔

    罗伯斯比尔(汉语拼音:Luobosibi'er;拉丁文:Maximilien François Marie Isidore de Robespierre,1758年5月6日-1794年7月28日),又译罗伯斯庇尔,全名马克西米连·佛朗索瓦·马里·伊西多·德·罗伯斯比尔,法国政治家,法国大革命

  • 拉法耶特

    拉法耶特

    拉法耶特(汉语拼音:La fǎ yē tè;法语:La Fayette, Marie-Joseph (-Paul-Yves-Roch-Gilbert du Motier), marquis de;1757-09-06~1834-05-20),又译拉法叶,全名吉尔贝尔·杜·莫提耶,拉法耶特侯爵,法国将军和政治活动家。生于奥

  • 埃贝尔

    埃贝尔

    雅克·R·埃贝尔(汉语拼音:āi bèi ěr),(法语:Jacques René Hébert;1757年11月15日-1794年3月24日),法国政治家、新闻工作者,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左翼领导人。生于阿朗松一个首饰商人家庭,卒于巴黎。

  • 布里索

    布里索

    布里索(拼音:bù lǐ suǒ),(1754~1793;Brissot,Jacques-Pierre),法国政治家,记者。法国大革命期间吉伦特派领袖。生于1754年1月15日,卒于1793年10月31日。早年当过律师事务所职员。曾因出版反对专制政体的小册子而被囚禁。后去英

  • 路易十六

    路易十六

    路易十六(汉语拼音:Luyi Shiliu;拉丁文:Louis XVI;1754年8月23日-1793年1月21日),法国波旁王朝国王(1774~1792年在位)。路易十五的孙子。父亲为法国王太子路易-斐迪南,母亲为萨克森的玛丽·约瑟芬,妻子是奥地利大公、神圣罗马皇

  • 塔列朗

    塔列朗

    塔列朗(汉语拼音:Talielang;英语:Talleyrand-Péigord,Charles-Maurice de,1754~1838),法国政治家,外交家。1754年2月2日生于巴黎一贵族家庭,1838年5月17日卒于同地。塔列朗伯爵查理-达尼埃尔之子。1770年入巴黎圣叙尔皮斯神学院

  • 卡尔诺

    卡尔诺

    卡尔诺(1753~1823;Carnot,Lazare Nicolas Marguerite),法国大革命时期政治活动家,军事家。1753年生于一个法官家庭,1823年卒于马格德堡。1789年任工兵上尉。先后任立法议会加来海峡省代表、军事委员会委员、国民公会议员。179

  • 米拉波

    米拉波

    米拉波(汉语拼音:mǐ lā bō),(1749~1791),法国大革命初期政治活动家。1749年3月9日生于卢瓦雷省勒比尼翁,1791年4月1日卒于巴黎。贵族世家,后自动放弃伯爵称号。长期流亡国外,1785年回巴黎。1786年受法国政府派遣去柏林执行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