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 > 夏朝历史 > 禹铸九鼎分别代表什么含义,禹铸九鼎的传说解谜

禹铸九鼎分别代表什么含义,禹铸九鼎的传说解谜

时间:2022-11-20 10:53:15 阅读:

禹铸九鼎相传是我国夏朝商朝周朝三个朝代的王权象征和传国之宝,但是如此珍贵的国宝竟在二千多年前就下落不明了!禹铸九鼎究竟是怎样不见的呢?那么禹铸九鼎的传说是真的吗?禹铸九鼎分别代表什么含义?

禹铸九鼎的传说

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夏王为了铸造九鼎,曾命令他统治下的九个州的地方长官“九收”负责征敛青铜,贡献于夏王室,并把能代表九个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以象征天下九个州都荟聚于夏朝中央。

《史记·封禅书》:“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鬺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 。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

禹铸九鼎分别代表什么含义?

夏朝的九鼎代表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九鼎是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战国时,秦、楚皆有兴师到周王城洛邑求鼎之事。周显王时,九鼎没于泗水彭城下。后世帝王非常看重九鼎的权利象征与意义,亦曾屡次重铸九鼎,武则天宋徽宗也曾铸九鼎。

禹铸九鼎失踪之迷

夏朝由禹开始,传位到莱时,由于夏昏乱无道被成汤所灭。成汤便是商朝的第一个君王,相传他灭夏后,把夏的九鼎迁移到了商邑。商朝传到封王时,因暴虐而失民心。周武王乘机起兵伐封,灭商之后带着商朝的九鼎凯旋西归。不久,周武王之子成王又把九鼎迁到镐京(今西安市郊),并举行了隆玉的“定鼎”仪式,意味着新王权的确立。由此,后人才有把建立政权称为“定鼎”之说。

到了春秋时期,随着周王室力量的日渐衰落,强大的诸侯便对九鼎产生了凯靓之心。公元前六0六年,楚庄王乘北伐陆浑之戎的机会,陈兵东周边境,炫耀武力。周定王急忙派遣大夫王孙满为使者前去慰问。楚庄王别有用心地向王孙满打听周之九鼎“大小轻重”,暗示准备夺取周的统治权。王孙满见对方野心勃勃,便针锋相对地回答说:“在德不在鼎”,“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左传》宣公三年)意思是:周王室虽然有所衰落,但还可以维持下去,仍是天下的共主,警告楚庄王不可有非分的想法。所以,后来入们就把“问鼎”比喻为欲夺政权或图谋王位等等。

到了战国后期,周王室已处于名存实亡的境地,秦、齐等大国常为争夺周室约九鼎而兵戎相见。公元前二五四年,秦灭周。《史记·秦本纪》说:秦昭王时,“周民东亡,共器九鼎入秦”,落入秦王之手。但是《史记·封禅书》却说:“秦灭周,周之九鼎入于秦,或曰宋太丘社亡,而鼎没于泗水彭城下”,显然,关于九鼎的去向这里提出了两说,一说秦灭周时把九鼎取走了,一说早在秦灭周前九鼎就沉没于洒水了。《史记·秦始皇本纪》又记载了这样一件事: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二一九年),为了寻找九鼎,秦始皇在出巡路过彭城时,“斋戒祷祠,欲出周鼎洒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秦始皇的这一举动,说明鼎入泗水的传闻当时一定较为流行,以致连秦始皇都信以为真了,但结果却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看来,从《史记》的有关记载中已无法搜寻九鼎的确切下落了。

《史记》之后的一些古籍虽然也有涉及九鼎的去向的记载,但基本上还是对《史记》巾两种说法的解释或补充。如《<史记>秦本纪正义》说:“周叔王十九年(公元前二九六年),秦昭王取九鼎,其一飞入泗水,余八入于秦中。”《汉书补注·郊祀志》说:周王室为了防止强国夺九鼎和解决自身的经济困难便毁九鼎而铸钱,对外则诡称九鼎不知去向等等。这些说法虽能发人深思,但由于不合情理或根据不足,就很难使人相信。

秦汉时期出现过寻找“九鼎”之风。秦始皇寻找九鼎的事前文已有所述。到了汉代,汉文帝汉武帝都继续寻找过九鼎。据说,汉武帝时在汾阳找到了“飞入泗水”的那个九鼎。但“鼎文镂无款识”,究竟是不是九鼎呢?实在难以断定。那么,是否真的有九鼎,九鼎到底到哪里去了呢?这答案只有等到九鼎问世时才知道了

版权声明:

《禹铸九鼎分别代表什么含义,禹铸九鼎的传说解谜》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ishi/27562.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罗兰·德拉普拉蒂埃

    罗兰·德拉普拉蒂埃

    罗兰·德拉普拉蒂埃(Roland de La Platière, Jean-Marie ;1734~1793),法国政治家。法国大革命时期吉伦特派领导人之一。

  • 内克

    内克

    内克(汉语拼音:Neike;拉丁文:Necker, Jacques;1732-09-30~1804-04-09),法国财政总监。生于日内瓦新教徒家庭,卒于瑞士科佩特。15岁定居法国。以从事银行业起家。

  • 杜尔哥

    杜尔哥

    安内-罗贝尔-雅克·杜尔哥,劳内男爵(汉语拼音:Du'erge;拉丁文:Anne-Robert-Jacques Turgot, Baron de Laune,1727年5月10日-1781年3月18日),18世纪后半叶法国古典经济学家,重农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生于巴黎,卒于巴黎。出

  • 丹尼斯·狄德罗

    丹尼斯·狄德罗

    丹尼斯·狄德罗(Denis Diderot ;1713~1784),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美学家,百科全书派的主要代表,第一部法国《百科全书》主编。

  • 梅利埃

    梅利埃

    梅利埃(汉语拼音:méi lì āi),(1664~1729;Meslier,Jean),法国乡镇天主教神甫,空想社会主义者。一译梅叶。1664年生于法国香槟省马泽尔尼一乡村纺织工家庭,1729年5月卒于埃特里皮尼。早年就读里姆宗教学校,1687年毕业后担任圣职。

  • 路易十四

    路易十四

    路易十四(汉语拼音:Luyi Shisi;法语、英语:Louis XIV,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全名路易·迪厄多内·波旁(Louis-Dieudonne),自号太阳王(法语:le Roi Soleil),法国波旁王朝第三任国王(1643~1715年在位)。史称路易大王。路易十三之

  • 柯尔贝尔

    柯尔贝尔

    柯尔贝尔(汉语拼音:Ke'erbei'er;拉丁文:Colbert, Jean-Baptiste;1619-08-29~1683-09-06),全名让-巴普蒂斯特·柯尔贝尔,法国政治家,法王路易十四时期的财政大臣。生于兰斯一个商人家庭,卒于巴黎。长期在宰相马扎然手下任职,为他经营

  • 马扎然

    马扎然

    马扎然(汉语拼音:mǎ zā rán),(又译马萨林,全名儒勒·马萨林枢机,出生时姓名朱里欧·莱蒙多·马萨里诺(Giulio Raimondo Mazzarino,1602年7月14日-1661年3月9日),法国政治家、外交家,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时期的宰相(1642~1661),枢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