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 > 明朝历史 > 明代开国宰相李善长为什么被朱元璋杀掉?

明代开国宰相李善长为什么被朱元璋杀掉?

时间:2022-05-26 16:32:20

  俗话说得好:“伴君如伴虎”,明代开国宰相李善长为什么被朱元璋杀掉?就是因为他长期位高权重,因此慢慢也有了骄纵之心,下面66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李善长位居人臣之首,富贵至极,也逐渐骄奢起来,太祖朱元璋也开始暗暗讨厌他。洪武四年(1372),太祖赐给他临濠的田地若干顷,设置守坟户一百五十家,又给佃户一千五百家,仪仗户二十家;同时任命他主持修建临濠的宫殿,迁徙江南一带的富有百姓十四万到濠州种田,让李善长经理这件事。为此,李善长留居在濠州几年。洪武七年,太祖朱元璋提升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做太仆寺丞,李存义的儿子李伸、李佑都做了朝廷重要的官员。由此可见,朱元璋虽然开始有些厌恶李善长,但对他还是优礼有加。


  胡惟庸起初做宁国县知县,因为李善长的推荐,提升为太常寺少卿,后来又成为丞相,因此两人互相很有交往。而李善长弟弟李存义的儿子李佑,又是胡惟庸的侄女婿。洪武十三年,胡惟庸谋反被杀,牵连为胡党而判罪被杀的人非常多。在此事件中,李善长开始并未受到什么牵连,御史中丞出缺,太祖还让李善长充任。但到了洪武十八年,有人告发李存义父子勾结胡惟庸,太祖下诏书免去他们的死罪,安置到崇明。李善长没有为此感谢恩典,太祖对此心怀不满。

  又过了五年,李善长已经七十七岁,因年老不能约束下面的人,想建自己的住宅,就向信国公汤和借三百名侍卫兵士。汤和秘密报告了太祖。四月,京师有一批判罪应当迁徙到边地去的官员,李善长的亲信丁斌等人也在其内。李善长几次请求不要迁徙他们,太祖为此大为生气,审问丁斌。丁斌曾在胡惟庸家做事,因此供出了李存义等人以前与胡惟庸交结的情况。太祖命令逮捕李存义父子审讯,他们供出的案情牵连到李善长:胡惟庸准备谋反的时候,曾派李存义暗地去劝说李善长。当时李善长吃惊地大声呵斥说:“你说什么胡话,要是让人知道你干的事,这是要灭九族的!”后来,胡惟庸又派李善长的老部下杨文裕去游说李善长,说:“事情如果成功的话,当用淮西地方封他为王。”李善长没有答应,但是很有些动心。胡惟庸于是亲自前往游说李善长,他还是没有答应。过了很久,胡惟庸再次派李存义前去游说,李善长叹着气说:“我年纪大了。等我死以后,你们自己去干吧。”

  有人又告发李善长说:“大将军蓝玉领兵出塞外,到捕鱼儿海,逮住了胡惟庸结交蒙的使者,李善长隐瞒不予上报。”于是御史们一起上章弹劾李善长。而李善长的奴仆卢仲谦等人,也揭发李善长与胡惟庸互赠财物,私下密语。于是罪案成立,说李善长身为功臣元勋、皇亲国戚,知道谋反的阴谋而不告发,怀疑观望,心怀两端,真是大逆不道。正巧这时有人报告星象有异常变化,预示着应当改换重臣禳解天灾。于是李善长及其妻子、儿子、兄弟、子侄全家七十多人都被诛杀。

  而吉安侯陆仲亨、延安侯唐胜宗、平凉侯费聚、南雄侯赵庸、荥阳候郑遇春、宜春侯黄彬、定南侯陆聚等人,都同时作为胡惟庸同党被杀。而已经死去的追加定罪的人也有许多。皇帝亲手书写条列他们的罪状,附上狱中的供词,作为《昭示奸党三录》,布告天下。李善长的儿子李祺和公主被迁徙到江浦,过了很长时间死去,李祺的儿子李芳、李茂,因为公主的缘故得到恩惠没有定罪。李芳为留守中卫指挥,李茂为旗手卫镇抚,都免去了世袭。

本文标签: 李善长明朝
版权声明:

《明代开国宰相李善长为什么被朱元璋杀掉?》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ishi/24926.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