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 > 汉朝历史 > 从黄巾起义到蜀汉灭亡 廖化是怎么活到这么久的

从黄巾起义到蜀汉灭亡 廖化是怎么活到这么久的

时间:2022-05-18 16:21:28

  还不了解:蜀汉廖化的读者,下面66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廖化分明是黄巾起义军,却活到了蜀国灭亡,其中原因为何?

  廖化参加黄巾起义是他自己说的。他健康长寿的秘诀就由我来说道了。

  当时是廖化和关羽的第一次见面,廖化和同伴杜远二人占山为王,趁着关羽和曹操告别之机,误将刘备的二位夫人劫掠。廖化得知实情以后,杀了杜远,亲自送二位夫人下山。我们看《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

  公问曰:“汝何人也?”少年弃枪下马,拜伏于地。云长恐是诈,勒马持刀问曰:“壮士,愿通姓名。”答曰:“吾本襄阳人,姓廖名化,字元俭。因世乱流落江湖,聚众五百人,劫掠为生。恰才同伴杜远,下山巡哨,误将两夫人劫掠上山。吾问从者,知是大汉刘皇叔夫人。且闻将军护送在此,吾即欲送下山来。杜远出言不逊,被某杀死。今献头与将军请罪。”

  关公寻思此人终是黄巾余党,未可作伴,乃谢之。

  书中明确交代,廖化是一个少年将军。也就是说,廖化当时也就二十左右岁。我们了解,关公当时是斩了颜良文丑以后,得知了刘备的消息,要保护二位嫂子千里走单骑去寻找刘备。

  关羽斩颜良是官渡之战初期,即公元200年前后。廖化卒于公元264年,即64年以后,廖化死去,当时蜀汉已经灭亡,廖化迁徙到洛阳居住,半路病逝。以此类推,廖化的年龄是64岁+20左右岁=84岁左右。即使是廖化初见关羽的时候最多也就是29岁,那么64+29=93,也不到一百岁。

  廖化当时是一个少年,肯定是不满30岁,因为30而立之年,就不能再称为是少年了。也就是说,廖化年龄的极限就是93岁;底线应该是84岁左右。

  廖化为什么能够如此长寿?我们了解在古代有一个说法,就是:

  “人生七十古来稀”。

  七十就是古稀之年了,何况是八九十。这当然有些偶然因素,也有些必然因素。古代虽然平均寿命较短,但是长寿者也是不乏其人的。三国时期,像司马懿就是七十多岁;王朗也是七十六岁等等。战争年代,想要长寿更难。不仅要保持身体健康,还要确保不被人杀死。一个战将,经常有战死沙场的巨大风险,想要长寿似乎更是不容易。像关羽这样的猛将,活到六十左右,张飞才五十多岁,吕布也不到六十。一些被临阵斩杀的普通战将更是多如牛毛,不计其数。像赵云、廖化这样百战余生的大将的确是来之不易,尤显珍贵。黄忠直到七十多岁,还是马革裹尸而还。

  所以说,廖化的长寿是有一定的因素集中起来,形成的一个结果。具体因素有如下几点:

  第一、廖化的基因好、运气好。

  首先影响人寿命的是基因,如果基因不好,天生短命的话,其它方面再好也没有用。有的人生于富贵人家,却夭折了,就是运气不好或者是遗传基因出了问题。

  乱世之中,更需要一定的造化,才躲得过天灾人祸。要了解,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老百姓随时都有被杀死的可能。所以,能够一次又一次地躲过杀戮而存活下来,的确是很大的造化。

  第二、廖化的武功修为很高。

  廖化作为一名军人,身经百战而不死不伤,仅凭运气恐怕是不行的。尤其是两军大混战的时候,刀枪如林,箭如飞蝗,没有一定的武功,很容易就成了敌军练功的靶子。

  廖化的武功高强,有以下几处可以充分证明:

  1、廖化多次担任先锋官。

  先锋官的职责我就不必要过多解释了,是一个容易出战绩,也是一个高风险的职务,通常都是由武功高强的将军担任。《三国演义》中经常担任先锋的有:五虎上将、许褚庞德张辽徐晃张郃等人。后三国,蜀汉经常担任先锋的是:魏延王平、廖化、关兴张苞等人。我们可以看到:担任过先锋的将军,最低规格也是一流高手。很少看见二流高手担任先锋的。廖化曾担任过关羽北伐战争的先锋;又多次担任诸葛亮北伐战争的先锋;又几次担任姜维北伐战争的先锋。换句话来说就是:廖化的武功被关羽、诸葛亮和姜维三人认可。

  2、廖化曾经一人独骑冲出包围,去上庸搬救兵。当时东吴几路军队把麦城围得犹如铁桶一般,廖化就自己冲出包围,去了上庸。这应该是极其艰难的。因为,如果包围那么容易被冲出,关羽和关平何不直接突围,还等什么救兵?非要等到山穷水尽的时候,再冒险突围吗?

  3、廖化斩杀过敌将秦良。是诸葛亮四出祁山的时候,大败曹真。但是,曹魏唯一被杀的大将就是秦良。而廖化也是此次北伐唯一杀死敌将的人。廖化还杀死了山贼杜远。

  第三、廖化的人生选择方向正确。

  廖化选择的主公正确无误。他选择跟着刘备和关羽。刘备的事业坚持到了三足鼎立,持续时间长。像颜良、文丑选择了袁绍,袁绍灭亡的早,他们也死得早;像纪灵选择跟随袁术,就死得更早。而跟随曹操、孙权、刘备的大将都比较长寿,是因为这三位主公的事业发展空间大,生存的空间就大,时间就长。

  第四、廖化的心胸宽广,能够忍辱负重,承受挫折的能力强。这也是长寿的重要原因。

  一个人如果心胸狭隘,是很难健康长寿的。像马超即使具备了武功高、运气好、跟对人的三大优势,但是由于他长期心情抑郁,就只活到四十多点就忧愤而亡了。

  廖化的心胸宽广,根据他被东吴捉拿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来。廖化被捉到东吴后,假装糊涂,又装死,躲过一劫。最后,他又偷偷逃走,投奔西蜀,向刘备报告了荆州的战况。

  廖化尽管没有长命百岁,但是他的寿命放到今天来看,也属于高寿了。廖化见证了黄巾起义,东汉的灭亡,三足鼎立,再到蜀汉灭亡。他的人生是百味人生,有苦有甜、有酸有辣。廖化都豁达开朗地坚持下去,从不怨天尤人。

  廖化咽下的苦水,并没有削弱他奋进的羽翼,他从来没有迷失领略人生本来面目的方向。廖化的生活也有过甜蜜,但是甜蜜的日子并没有模糊他探索人生的双眼;更没有麻木他勇往直前的政治嗅觉……

  廖化的人生是追求忠义的一生。当他效忠的大汉灭亡,他把希望放到了蜀汉;当他忠于的蜀汉也灭亡了,他的生命就走到了尽头……

本文标签: 蜀汉廖化
版权声明:

《从黄巾起义到蜀汉灭亡 廖化是怎么活到这么久的》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ishi/22581.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