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俗文化 > 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是怎么来的

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是怎么来的

时间:2023-11-19 20:46:31

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呢,接下来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是怎么来的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又称火把节、上元节、小正月、元夕和灯节,有一种说法是元宵节秦朝就有了。当然还有另外一种说法:

相传,汉朝立之初,汉惠帝生性懦弱,政权被吕后把。吕后极力培植吕家势力,削除刘家势力。先是杀了赵王刘友,后让自己的兄弟做了各地的藩王。吕台、吕产吕禄吕通都封了王,吕家势力不断壮大。

公元前188年,年仅23岁的汉惠帝刘盈病死。于是吕后立少帝,并由吕后临朝称制。四年后,少帝被废,吕后开始立恒山王刘弘为帝。

公元前180年,吕后病死后,诸吕害怕遭到伤害。于是,以上将军吕禄为首的吕氏势力,密谋造反。此事被朱虚侯刘章所知,于是刘章和他的哥哥齐王刘襄联合陈平,为维护汉室江山,设计解除了吕禄的兵权。同时,将军灌婴倒戈并诛杀吕产, 刘章和身体陈平等控制皇宫并诛杀吕氏残余势力,“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汉文帝刘桓继位,为了纪念诸吕之乱便把正月十五这一天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所以,正月十五元宵节便从此沿袭过来,元宵节象征快乐、幸福,更象征着喜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文标签: 刘章吕禄吕后
版权声明:

《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是怎么来的》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chuantong/60151.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孔三传

    孔三传

    孔三传,中国宋代诸宫调艺人。佚其本名,以艺名三传名于时,意为“多知古事,善书算、阴阳”。又有人称孔氏以说唱内容皆演山西故事之佚名撰《刘知远》,董朗撰《西厢记》及王伯成撰《天宝遗事》三诸宫调驰名,故自号三传。泽州(今

  • 商业兴

    商业兴

    商业兴(1895~1970),中国山东琴书演员,东路商派琴书创始人。山东广饶人。幼年开始学唱四平调,13岁随其叔商秀岑学琴书,并多次登台演出河北梆子、东路柳子。因其有深厚的戏曲及曲艺音乐的功底,所以对琴书的唱腔及演唱方法有所创

  • 舒三和

    舒三和

    舒三和(1900~1975),中国长沙弹词演员。长沙市人,出身于手工业者家庭。18岁拜名艺人鞠树林学唱长沙弹词,主要是一些短篇曲目。1927年开始固定书场“坐棚”,演唱中篇故事。抗日战争时期,担任长沙曲艺艺人杂剧抗敌宣传队的副总队

  • 李青山

    李青山

    李青山(1904~1978),中国二人转演员。祖籍山东,生于吉林舒兰。15岁拜师学艺,在吉林各地走乡串屯,卖唱乞讨为生。18岁成名,艺名大金镶玉、大机器。1948年,他参加土改队和担架队,支援前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担任教师,培养出不少

  • 常澍田

    常澍田

    常澍田(1890~1945),单弦艺人。字雨培,署名梦僧,又名赵兰波。北京人,满族。父亲明五,伯父明永顺均为北京著名八角鼓票友。常澍田幼时从父辈学唱,精娴八角鼓各种演唱形式,12岁即与父亲一起走票。1910年开始专业演唱单弦,后拜单弦名

  • 王秉诚

    王秉诚

    王秉诚(1902~1955),中国四川评书演员。本名刘玉声,号启藩。重庆人。他在私塾学习10年,又肄业于上海中国公学。当过店员、科员、记者、报社副刊编辑等。1939年改说评书,更名王秉诚。根据他熟悉的重庆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奇闻

  • 陈遇乾

    陈遇乾

    陈遇乾,清乾隆、嘉庆年间苏州弹词艺人。一说为嘉庆、道光年间苏州评话、弹词“四大名家”之一。一作陈御乾,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早年从艺苏州昆曲,后改习弹词,故用嗓与昆曲相近。以演唱《义妖传》、(《白蛇传》)、《芙蓉洞》

  • 卢成科

    卢成科

    卢成科(1903~1953),中国曲艺弦师。天津人。幼年师从著名弦师韩永禄学弹三弦,16岁开始登场献艺,为一些唱曲表演伴奏。因基本功扎实、弹奏出色,与天津时调艺人赵小福和铁片大鼓艺人王佩臣等的合作十分精彩,为许多艺人所倚重。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