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俗文化 > 大观园的女儿们是怎么七夕节的

大观园的女儿们是怎么七夕节的

时间:2023-11-19 20:46:37

大观园的女儿们是怎么七夕节的。很多人都不了解曹雪芹为什么不让大观园的女儿们过七夕节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大观园的女儿们是怎么七夕节的

在《红楼梦》中,不仅没有描写大观园儿女们如何过七夕节,甚至还通过书中人物之口,明确说七夕节是一个 “不好” 的日子。这节日起源于何时,众说纷纭,但据现有史料可知,起码在汉初就已经有了 “七夕” 这个节日,不过人们通常称它为“乞巧节”。

在《红楼梦》中,涉及到乞巧节的故事情节有很多。比如第十八回中写到的了 “乞巧”,这是一出戏剧,出自清代戏曲家洪昇的《长生殿》,描写杨贵妃与唐明皇的悲剧故事。

其他诸如第四十回,薛姨妈行酒令时所说: “织女牛郎会七夕”,第七十六回黛玉与湘云在连句时所说: “犯斗邀牛女”和 “乘槎待帝孙”,第七十八回宝玉在祭奠晴雯的《芙蓉女儿诔》中所说“楼空鳷鹊,徒悬七夕之针; 带断鸳鸯,谁续五丝之缕” 等,都是化用了乞巧节和牛郎织女故事的典故。

在这些地方,虽然写到了这个节日,但是曹雪芹没有明确表明他的态度,真正地表态出现在第四十二回。《红楼梦》第四十二回中,王熙凤刘姥姥的一段对话,王熙凤谈起自己的女儿身子总不大好,刘姥姥宽慰她道:“富贵人家养的孩子多太娇嫩,…… 他小人儿家,过于尊贵了,也禁不起。”之后凤姐央求刘姥姥帮自己女儿起个名字,希望压住这些病,刘姥姥便问几时生得,凤姐儿道: “正是生日的日子不好呢,可巧是七月初七日。”刘姥姥便取了一个 “以毒攻毒,以火攻火” 的名字,叫做巧哥儿。

这里虽然是王熙凤和刘姥姥的对话,但却也明确反映了曹雪芹对乞巧节的看法。或许对于曹雪芹来说,七夕节虽是传统的节日,但对于织女这位悲剧性的 “仙女” 来说,不能与丈夫和两个孩子在一起过温暖的幸福生活,便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爱情婚姻悲剧。可能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曹雪芹认为七月七日是一个 “不好” 的日子。

细细研读《红楼梦》,我们就会发现,在《红楼梦》中所涉及到的七夕部分,都隐喻着一种悲情,以至于曹雪芹根本就没有展开描写大观园的少女们如何欢度七夕节,甚至更进一步认为,这是一个 “不好” 的日子。

本文标签: 晴雯王熙凤刘姥姥
版权声明:

《大观园的女儿们是怎么七夕节的》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chuantong/60144.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孔三传

    孔三传

    孔三传,中国宋代诸宫调艺人。佚其本名,以艺名三传名于时,意为“多知古事,善书算、阴阳”。又有人称孔氏以说唱内容皆演山西故事之佚名撰《刘知远》,董朗撰《西厢记》及王伯成撰《天宝遗事》三诸宫调驰名,故自号三传。泽州(今

  • 商业兴

    商业兴

    商业兴(1895~1970),中国山东琴书演员,东路商派琴书创始人。山东广饶人。幼年开始学唱四平调,13岁随其叔商秀岑学琴书,并多次登台演出河北梆子、东路柳子。因其有深厚的戏曲及曲艺音乐的功底,所以对琴书的唱腔及演唱方法有所创

  • 舒三和

    舒三和

    舒三和(1900~1975),中国长沙弹词演员。长沙市人,出身于手工业者家庭。18岁拜名艺人鞠树林学唱长沙弹词,主要是一些短篇曲目。1927年开始固定书场“坐棚”,演唱中篇故事。抗日战争时期,担任长沙曲艺艺人杂剧抗敌宣传队的副总队

  • 李青山

    李青山

    李青山(1904~1978),中国二人转演员。祖籍山东,生于吉林舒兰。15岁拜师学艺,在吉林各地走乡串屯,卖唱乞讨为生。18岁成名,艺名大金镶玉、大机器。1948年,他参加土改队和担架队,支援前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担任教师,培养出不少

  • 常澍田

    常澍田

    常澍田(1890~1945),单弦艺人。字雨培,署名梦僧,又名赵兰波。北京人,满族。父亲明五,伯父明永顺均为北京著名八角鼓票友。常澍田幼时从父辈学唱,精娴八角鼓各种演唱形式,12岁即与父亲一起走票。1910年开始专业演唱单弦,后拜单弦名

  • 王秉诚

    王秉诚

    王秉诚(1902~1955),中国四川评书演员。本名刘玉声,号启藩。重庆人。他在私塾学习10年,又肄业于上海中国公学。当过店员、科员、记者、报社副刊编辑等。1939年改说评书,更名王秉诚。根据他熟悉的重庆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奇闻

  • 陈遇乾

    陈遇乾

    陈遇乾,清乾隆、嘉庆年间苏州弹词艺人。一说为嘉庆、道光年间苏州评话、弹词“四大名家”之一。一作陈御乾,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早年从艺苏州昆曲,后改习弹词,故用嗓与昆曲相近。以演唱《义妖传》、(《白蛇传》)、《芙蓉洞》

  • 卢成科

    卢成科

    卢成科(1903~1953),中国曲艺弦师。天津人。幼年师从著名弦师韩永禄学弹三弦,16岁开始登场献艺,为一些唱曲表演伴奏。因基本功扎实、弹奏出色,与天津时调艺人赵小福和铁片大鼓艺人王佩臣等的合作十分精彩,为许多艺人所倚重。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