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承 > 励志人生 > 励志故事 > 余光中诗集读后感

余光中诗集读后感

时间:2022-10-26 10:20:45 阅读:

余光中诗集读后感(一)

余先生回忆起当年写《乡愁》这首诗时的心境,时光流转,仿佛近在眼前。他说:“写《乡愁》,我用的是孩子的视角,一种近乎童话的天真。我想,做一个诗人应该怀着广泛的同情。不设防、不世故,好的诗人应该一辈子天真,在这种前提下,所有的比喻都成为可能。”

我对他的话感受很深,在刚刚考上大学要来广州就读的那年,我在车上,隔着朦胧的玻璃窗,看着父亲母亲追着车子的身影,眼泪悄然而下。那时候,我是那么的真切的体会到从来没有离开过家的我,今天终于要离开了。明明知道还能回来,但是,原来离开家的感觉竟然是那么的深沉,就像有千斤重的坠子在拽着我的心,无法拯救自己,无法挣脱那莫名的愁苦……然而,余先生的乡愁当然远远在我之上,那时是上个世纪70年代初,他居住在台北,离开祖国大陆足有20年了,担心有生之年回乡无望。他是那么的惊恐,那么的害怕在他的有生之年都无法回到祖国,回到自己的故乡。然而却又是那么的彷徨失措,因为他没有办法啊!就在这样一种无限怅惘的情绪下,他把自己的相思、情意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上,因为那是唯一使他与母亲、新娘、祖国联系起来的工具啊,也是他的相思唯一可寄托之处啊!这让我想起了一首诗,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在这首诗里面,长江水就是唯一使男女主人公联系起来的物,借着着滚滚的长江水,他们彼此之间找到了寄托相思之物,在男女主人公的心里,其实是有着万般的无奈,然而却又那么的由衷的感谢这唯一能紧密彼此的长江水啊!多么的让人心痛,为之惋惜的同时却又不得不跟着男女主人公一起去感谢、赞美这长江水!相思并不叫人心痛,叫人心痛的偏偏是无处话相思……读着余光中的乡愁,就有一种心痛,揪心的痛,至少我是如此,他用孩子般纯真的心写出了沧桑的惆怅与孤苦,如果你没有离开过家乡,那么,你就永远不能够明白,在巧妙文字的背后,其实是一种深沉,一种落叶无法归根的深沉。

在我看来,欣赏文字不仅仅欣赏它的巧妙,更注重它所带给人的感受。余先生的诗在乍看之下,让人佩服它的寓情于物所选的“物”是那么的工整,巧妙,久久回味之下却发现巧妙之下涵盖的是那么深沉的孤苦与无奈。但是,这又让我想到了更孤苦更无奈的是“惆怅此情难寄”之人。相比之下,余先生还是幸运的,因为他的相思还找得到可寄托之物,也还有可相思之人。

余光中诗集读后感(二)

拜读完余先生的几部诗集,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中国台湾整个 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在中国台湾早期的诗歌论战和70 年代中期的乡土文学论战中,余光中的诗论和作品都相当强烈地显示了主张西化、无视读者和脱离现实的倾向。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时代,笔尖所染,不是希顿克灵的余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酿业无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 80年代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切,显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因而被中国台湾诗坛称为“回头浪子”。从诗歌艺术上看,余光中是个“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诗人“。他的作品风格极不统一,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在我们看惯了标榜散文的精巧灵活之作后,它呈现在我们眼前一道亮丽清新的风景线,如一缕清风拂人心田!。它摆脱了沉湎于自我小天地的小家子气,而表现为一种情怀更为慷慨豪迈的大散文,当然不是篇幅冗长之大,而是体现为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和沧桑感,一种浩然而衮毫不矫情的雍容与大气,一种俯仰天地古今的内在冲动与感悟,一种涌动着激-情与灵性的智慧与思考。

第一次接触秋雨散文是《废墟》。“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废墟是进化的长链。”“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在心灵与心灵的撞击中,发出了“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的呼唤。文章中没有细节,没有历史人物,没有山水胜迹。行文中充盈着闪光的智慧,蕴涵着深刻的思考,饱蘸着浓郁的感情。

残简断垣中,那优美的语言,独特的视角,深刻的思想,就像磁石一般强烈的吸引着我。走进废墟,他体会着历史的沧桑,品味着文化的内涵,发出了”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进程”的慨叹;面对着敦煌,看到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感受着历史的强悍与苦难,感叹着”飞天的后人”。余秋雨先生,站在历史的高度,以理性的严峻,考察中国现存的原始文化,去贴近文化的大生命,重新审视中华文明。正如《文化苦旅》自序中提到的”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文人与古代文化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

就这样,山川草木,楼台轩榭,庙宇亭阁,云月飞鸿,都与人的呼吸相通,散发着文化的魅力!。道士塔,莫高窟,阳关寄托着他悠远的凭吊;寂寞天柱山,风雨天一阁,承载着他浓重的感喟;白发苏州,江南小镇,蕴涵着他深沉的思考。贞节牌坊令人感慨,新加坡的坟人使人震撼,贵池傩事又警人反思!边塞大漠中,留下他道道车辙,庐山石级沾下他轻轻的脚印;江南小巷中回响着他的感叹,残简断垣中闪现着他伫立的身影……十万进士,遥远的绝响,苏东坡突围,一幕幕历史被用文化的眼光注视,用优美的语言阐释。——跋涉于残阳废垒中临西风古道,与一页页风干的历史对话,抚摸着古老民族胴体上的伤痕。对文明的叹惋,对生命的珍爱,对自然山水的理性追求,汇成一种冷冽的忧患意识,这是历史的感悟。它是冥冥夜色中一星遥远的灯火,若明若暗,忽隐忽现。

余光中诗集读后感(三)

提起余光中,有太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那首《乡愁》。但余光中并不仅仅是《乡愁》里的余光中,他作诗千余首,也不仅仅都在诉说乡愁。他的诗歌里有引经据典的部分,也有环保的部分。余光中是1949年从厦门离开大陆,先去中国香港,1950年去了中国台湾。1952年在中国台湾大学毕业,到美国去读书、教书,一直到1972年42岁时,正是“文革”,两岸不可能交流,感觉回归无期,所以在这种心情下,写出《乡愁》。当时一口气写了很多别的“乡愁”。另外一首由罗大佑谱的曲,在大陆也唱过,叫《乡愁四韵》,有四段。另外还有一篇感情差不多的,叫做《民歌》。

其实余光中不仅仅是写乡愁的诗歌,还写过很多很西化的诗、也写散文、甚至还翻译西方的文学作品。

《乡愁》这首诗因为被编到教科书里,所以大家都念过,而且也好记,形式单纯。《乡愁》是大白话,我在这头,谁在那头,都是白描的。

但也有一些写得很文的引用典故很多的诗,比如《湘逝》,是写杜甫的晚年,他安史之乱一路从陕西辗转逃到四川成都,到了三峡那里顺流而下去了湖南,所谓“湘逝”就是死在湖南。这个当然很受古典的影响,语言也比较文,典故也比较多。

另外还有一首《寻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余光中的诗在现代诗里,是比较强调音乐性的,往往有押韵,不一定是脚韵,行、句子中间有关键字眼,跟前后呼应的也是一种韵。押韵也有各种方式,押得不好是油滑,押得好是恰到好处。余光中有一首诗叫做《浪子回头》,一开头就讲,“鼓浪屿鼓浪而去的浪子”,“浪”字就出现了三次,“清明节终于有岸可回头”,这样的句子开始,同样一个字扭来扭去,变来变去就可以发展下去。像李白那首,“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几个“日”字翻来覆去就发展下去了。

本文标签:
版权声明:

《余光中诗集读后感》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chuancheng/13051.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李丽珍

    李丽珍

    李丽珍,中国香港女演员、歌手、模特,1980年在街上被星探发掘,开始拍摄广告,17岁时进入演艺圈,参与黄百鸣制作的电影《开心鬼》,踏入影坛。因《蜜桃成熟时》而被大众熟知。代表作有《不扣钮的女孩》《整蛊王》《野良犬》等。

  • 张敏

    张敏

    张敏,1968年2月7日出生于上海市,Sharla Cheung,毕业于亚洲电视艺员训练班,中国香港女演员、中国香港十大性感美女之一。

  • 汪峰

    汪峰

    汪峰,1971年6月29日出生于中国北京市丰台区,祖籍江苏省常州市,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中国内地男歌手、音乐人。1994年组建“鲍家街43号”乐队并担任主唱。1997年、1998年随乐队发行《鲍家街43号》《风暴来临》两张专辑。200

  • 陈岱孙

    陈岱孙

    陈岱孙(1900.10.20-1997.7.27),原名陈总,1900年10月20日生于福建省闽侯县。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陈岱孙在财政学、统计学、国际金融、经济学说史等方面都有极高的研究成就。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任北京大学教授。

  • 陈冠希

    陈冠希

    陈冠希,加拿大籍华语男歌手、演员、商人,1999年正式于中国香港娱乐圈崭露头角,其抢眼的外型和本身对于演艺事业的用心,使得他在非常短的时间之内汇集所有的话题与人气,迅速成为新生代的超人气小天王。成龙的“秘密武器”、

  • 靳东

    靳东

    靳东,1977年出生于辽宁省丹东市,中国内地男演员。2000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本科班,同年加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代表作品有电视剧《伪装者》、《芈月传》、《欢乐颂》等。

  • 孙冶方

    孙冶方

    孙冶方(1908-1983),原名薛萼果,化名宋亮、孙宝山、叶非木、勉之等,江苏无锡人,模范共产党员,著名经济学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于1985年开始设立和评选,每两年评选、颁发一次,是迄今中国经济学界的最高奖。

  • 杨倩

    杨倩

    杨倩,2000年7月10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杨家弄村,中国女子射击运动员,国际级运动健将。